翻新时间:2015-12-13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一课是我在新课改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上的一节课。课后,我反复细细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自由读)“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读)“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教学中的不足
1、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
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虽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表现不够幽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103-3
- 欢乐的野炊
-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 节日观灯展
- 竞选
- 一堂受益匪浅的语文课
- 游泳
- 我关心奶奶
- 成功的背后
- 盐水捞鸡蛋
- 成语大战
- 今天我当家
- 家乡的秋天
- 今天我当家
- 在节日里
- 浅析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 影像之侠:新武侠电影综述(1)
- 我国第五代电影创作者的空间观念(1)
- 频道专业化的可行性发展策略(1)
- 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实现实验室建设跨越式发展
- 谈对工科院校本科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
- 试谈小学班级环境文化氛围的建设
- 浅谈对儿童游泳选材的观点与体会
- 浅析中美高校预算管理比较及启示
- 中国电影有话好好说——影视作品的现实背景(1)
- 在写实与奇幻之间――电影与全球性语境中的传统(1)
-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1)
- 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矛盾与话语冲突(1)
-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 “体气高妙”“杂以嘲戏”的文章
- 让新教材成为创新的摇篮
- 敲门
- 小水滴旅行记
- 小雨点
- 雨,不是长长的
- 《雨点儿》朗读指导
- 《雨点儿》课前准备题
- 孔融让梨和威廉挑钱
- 神奇的画板
- 黄香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雨点儿》学法指导
- 跌荡放言 刚直见杀
- 下雨谁最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