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评析叶海燕老师《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
一、识字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重视教给方法,培养识字有力
随课文识字,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叶老师这节课,突出了识字这个重点,利用较多的时间、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认字、巩固识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比如:
1、在认读生字时,师采用自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结合语言环境认读、同位互读、带拼音读、脱掉拼音认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互教互学、师与生、生与生互动中,使生字和学生多次见而,反复再现,整体识记。
2、在巩固认字时,让学生组词说句子,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开火车认读。叶老师还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点,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记住生字,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乐学的活动,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让学生摘星星认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等。
3、在让学生记认生字时,叶老师注意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记认生字的方法,组织合作学习,利用集体智慧记住 9个生字,再组织全班交流。比如:师先引导学生记“闪”字,外面是个“门”字框,里面一个“人”字,合起来是个“闪”字。再让学生小组互相交流,“你会记哪个字,是怎么记的?”全班交流时,生发现“星”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上边是个“日”字头,下边是个“生”字,两部分相加组成的。对于“坐”这个字,有个学生发现,是由两个“人”一个“土”字组成的。还有一个孩子在下面小声说“二人坐在土字上”。师随即加动作演示“坐”,加深记忆。如果我们在识字教学中,都能像叶老师那样,坚持不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日积月累,学生就会逐渐发现并积累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二、重视读文训练,定位在读正确、读通顺、读好课文上
读的方式多样,体现阅读的层次。如:读文时,师采用自读、互读、赛读、创设情境美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美读、表演读,一步步达到熟读成诵,避免了枯燥、烦琐的串讲,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韵文语言的美、意境的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朗读感悟能力。
三、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字、读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一开始,师用多媒体演示《小小的船》这首动听的歌曲,随着优美的旋律,师边唱边舞,立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初读课文、识字。
2、巩固识字时,师运用贴图片的方法创设情境,黑板上那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他们争先恐后地到黑板前摘星星,唯恐老师找不到自己。
3、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时,师再次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一个小女孩坐在形似小船的弯月上玩耍的情景,一下子激活了孩子们美读的兴趣。当孩子们刚看到这幅画面时,不由发出:“哇,好美啊!”的赞叹声。是这幅画面,产生了内驱力,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美读状态,入情入境地去朗读、去感悟。
四、整节课还体现了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这节课,无论是识字还是读文,叶老师只做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想法设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如识字,师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认读,师帮助正音。记字形时,师组织学生采用合作探究记字方法,师加入到小组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汉字本身特点。读文时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如自读、互读、表演读,小老师领读、师当学生中普通一员,让学生领读,师跟读。
五、这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师把课文谱成歌曲
在课中,让学生边唱边舞,做到动静结合,既活跃了气氛,又愉悦了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生字,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一举多得。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灵性和创新思维的平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猫
- 养蚕
- 时间都去哪了
- 黄山导游词
- 观察
- 我的蝈蝈将军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观察豆子
- 再逢中秋
- 胜似亲人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颐和园导游词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天》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