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7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评析
【教学片断】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晴朗的晚上,天上有什么?你看,今天,老师把月亮带进了教室。(师出示一个弯弯的大月亮)
这是一个怎样的月亮?伺机出示:弯弯的月儿
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今天我们就把它当成一艘小小的船。揭示课题:小小的船
二、走入情境,感悟诵读
1、学习第一句
⑴ 现在,谁再来说说这弯弯的小船像什么?
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指导读)
⑵ 这艘小小的船真特别。你看,它的两头──(让学生看着教具理解“尖尖的”)
小朋友,说说看这“尖尖的小船”是什么样儿的?
伺机认识理解:两头尖
指导读: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⑶ 那位小朋友能像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
⑷ 说后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诗
2、学习第二句
⑴ 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艘小船?
⑵ 你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
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自由表演说)
⑶ 小朋友,坐上小船上哪儿去呀?(太空)好,小鹏坐稳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可要注意看哦,你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播放音乐《月亮船》,请学生边看板画边想象)
⑷ 指导说:我看见了。
⑸ 出示: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指导看着版画想象表演读
⑹ 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哪些小朋友也想来坐坐说说?
自由表演读第二句诗
3、美读整首诗
三、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坐上月亮船,伴着音乐,边表演边诵读全诗,从而达到感情背诵。
【评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晴朗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儿童情趣。本课的教学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本课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但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特点,运用艺术手段的力量,创造性地把天上的月亮“搬”进了教室,把晴朗的星空“移”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之如临其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且与他们的思维、想象力相协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使他们跃跃欲试,以致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感情。
二、激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哈姆雷特”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一个读者都给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小学生尽管生活阅历浅,认识理解能力欠缺,但他对周围的每一样事物都有他自己的独特见地。课堂上,“美丽的星空”、能载人的“月亮船”以它神秘的色彩、无以伦比的美感,成为对学生特别富有魅力的场景;坐上月亮船,遨游太空这种全新的体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加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在角色体验的驱动下,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我看到了星星在对我眨眼睛;星星在和我说悄悄话呢;星星与我玩捉迷藏的游戏;蓝蓝的天空好美、好大、好静呀!……
三、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课堂上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星空,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坐在神奇的月亮船上之时,这种需要顿时被强烈地激发起来,孩子们大胆地发现着,快乐的诵读着,自由的探索着,尽情地体验着……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摇头晃脑地读,行;眉飞色舞地读,好;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均可自由选择。多彩的形式,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受喷涌而出,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多姿多彩的个性在自由诵读中飞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台风
- 婆婆的生日
- 令我快乐的一天
- 熊妈妈的三个孩子
- 放学的路上
- 我有一个闹钟
- 小树的四季
- 妈妈的爱在哪里
- 市政府的景色
- 画
- 放学路上
- 制作小沙包
- 爱看书的小红
- 美丽的荷塘
- 第一次大扫除
- 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
- 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
-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
- 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
-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对传统战争题材的超越
- 商业电影价值观的表达对策
- 论受害人有过错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1)论文
-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
- 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反思
- 有效政府的基本逻辑
-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观
- 多数统治、多数暴政与多数善政: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 浅析新的视觉艺术模式3D电影的崛起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太阳》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