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在朗读课文中 感悟语言文字──《雨点儿》课堂实录及评析

在朗读课文中 感悟语言文字──《雨点儿》课堂实录及评析

【背景】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大、小雨点的对话,告诉了孩子们植物的生长与雨水的关系。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学生爱读,并且能读懂。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以读为主线,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调动其情感参与,引导他们读懂课文,入情入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创新,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巩固11个生字;会写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生喜欢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在田字格中写好“方”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

2、认识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有层次的朗读(体会前读、体会中读、体会后读),体会重点词语和组织学生分角色读等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课文要表达的浅显道理。

【课堂实录片断】

通读全文后,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背景是数不清的雨点图)

师:这么多的雨点儿都来了,你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吗?

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这些雨点儿从哪儿来呀,你能把这个意思读清楚吗?

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那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出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对话的图。

师: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他们还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生:大雨点问小雨点要到哪儿?小雨点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小雨点儿也问大雨点,大雨点儿要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小雨点要到哪儿?谁能读清楚?

生: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师:有花有草的地方什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有花有草的图。

师:小雨点儿,你为什么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我喜欢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我想让小花小草喝点水。

生:有花有草的地方不需要太多的水,所以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师:大雨儿要去哪呢,谁能把它读清楚?

生:我要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什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没有花没有草的图片,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着很难受,那里太干了。

师:大雨点儿,你们为什么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生:因为大地太干了,需要很多的水。

生:因为想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花和草。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你们见面了,多高兴呀,同桌两人一人当大雨点儿,一人当小雨点儿,再把它们之间的对话读读。

生:……

课件演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到有花有草和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以后,那里发生变化的动画景象,然后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眼前的景色你喜欢吗?你想怎么读这段话,自己试着读读。

生: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师:我听出来了,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小雨点儿让小花小草喝够了水,所以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师:谁像他这样再读读。

生:……

师:就这段话,谁还想怎么读?

生:……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读呢?

生:因为那里有水了,所以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师:那你们都再读读这段话吧!

师: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们喜欢雨点吗?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生:谢谢你,雨点儿。

生:谢谢你,雨点儿,让我喝够了水。

生:谢谢你,雨点儿,让我变得这么美。

……

【简析】

新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较强的开放性等特点,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也为老师指导学生学好课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有力凭借。在教学《雨点儿》这篇课文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情趣,感悟课文的意蕴,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

1、朗读为主线,引导感悟:

为了能在一节课中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我以朗读为主要手段,注重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悟。在引导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对话时,我抓住你能读清楚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要去哪儿的问题让孩子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再配以形象的画面,尤其是那张干得裂缝的土地,让孩子一下子就感受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太需要水了,这时候再读这句话,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读出了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然后我们又进入到情境中,你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你们再读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吧!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意。为了让学生兴趣能持久保持,我还精心设计了读的形式:个体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师生互读等。充分体现了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2、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课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在《雨点儿》这节课上,我始终把朗读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注重对课文材料的感悟。首先是扎实细致地落实读,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但都不要求孩子们回答,而是通过他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在前面复习词的基础上(数不清是什么意思,什么可以说是数不清的?飘落是什么样的,用你的动作演示一下。),让孩子们看着画面自读自悟,在感悟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其次,我通过让孩子观看动画的雨后景象的基础上,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孩子们自然就读出了“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把自己的感受有滋有味地读出来了,使他们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当孩子们入情入境时,与他们进行启发性谈话:“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随机再给予鼓励,孩子们的脸上充满微笑,他们又一次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要靠学习主体──学生感悟获得,而不是靠教师讲解。《雨点儿》这篇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学生爱读,并且能读懂,被学生所喜爱。学生想象力及其丰富,常常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来看待,如:“大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你呢?你就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凭借角色效应,在情景中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担当角色,引导他们想象、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情感,极富情趣和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而和谐,而且,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了道德教育,激起了爱美的情趣,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这些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情趣的人文精神,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4、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语文《课标》中强调了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同时“写字”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我指导写字是比较到位的。如在教学“方”字时先让学生利用课件展示观察生字的笔顺,学生书空;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写好看;接着我又把这个字的写法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孩子记忆及书写,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放在老师的顺口溜上,这样导在点子上,效果是比较好的。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经验来禁锢自己,而要用明天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勇于开拓,与时俱进,让新课程在语文教学这块沃土上碰撞出更美丽的火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目中的家长会
永远的伊莎贝拉
批麻雀与六合彩
妈妈,我要对您说
我们的家园哭了
充满魅力的高青县
我的仙境
下围棋的启示
爱的鼓励
我相信,我能行
可怕的香肠
我爱我家
感恩之情,承载在一张纸上
感谢爸爸
感谢
关于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与高校的细节管理
关于知识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构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关于形势政策教育的特点及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高校德育接受中的逆反心理探析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高校“两课”教育
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论析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
论析因材施教——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低年级识字教学新方法初探──《月亮的心愿》识字教学案例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