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我就教学各环节谈自己的教后感。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教学开始,通过联系实际:本学期离开了家,在学校里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学习生字,通读全文
识字是本课的重点。为突破重点,我采取多种识字的形式,采取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读音,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并给学生以充足的读课文的时间,再指名分节读,让学生与汉字反复见面。为避免识字的枯燥,采取音、形、义分散教学,识记字形放在课文后面进行。
三、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课文,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不过,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四、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 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 和“对话” 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识字、朗读、角色表演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课文内涵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难忘的事
- 春天来了
- 假如我是……
- 我玩“赛尔号”游戏
- 自我介绍
- 赛尔号
- 煮包面
- 坚持就是胜利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能坚持五分钟
- 第一次洗衣服
- 我第一次骑自行车
- 游天津儿童乐园
- 打篮球
- 小明钓鱼
- 派出所服务承诺书
- 研究生调剂承诺书
- 党支部党员一句话承诺书
- 美化校园节能环保倡议书
- 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
- 美化校园倡议书
- 医院卫生党员承诺书
- 献爱心倡议书
- 国家税务局优质服务承诺书
- 孝敬父母倡议书
- 代理销售承诺书
- 党员干部廉政承诺书
- 航运系统共产党员承诺书
- “告别不文明行为”倡议书
- 关爱孤寡老人倡议书
- 谈国内外设计思想的印迹
- 新经济时代下的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1)
- 邓小平“西部建设”思想与西部大开发
- 对国内艺术研究的回想与思考
- 浅谈司法鉴定特性及鉴定体制改革的构想(1)论文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 对法院依职权追加、确定诉讼主体制度的评价(1)论文
-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 浅谈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1)
- 求真——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初探
- 我国东北平原民歌的相同特色
- 谈论艺术的生成与层次
- 我国零售业体验营销创新分析(1)
- 改革发展中的劳动就业与工会的维权工作
- 关于古代法官责任制度初探(1)论文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五
-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 《新型玻璃》教学谈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三
-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四
-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三
-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一
- 《落花生》导入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二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