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
教学重点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设计理念
创设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生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1)乌鸦口渴要喝水。
(2)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办法喝着了水。
(3)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句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kě
bàn
fǎ
zhǎo
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课后反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只小小鸟
- 感动
- 第一次
- 学炒菜
- 会浮在水面上的针
- 教师节的祝福
- 荡舟游园
- 拔河比赛
- 雨
- 摩尔庄园
- 交朋友
- 美丽的秋天
- 我的家
- 洗手绢
- 美丽的秋天
- 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和“乐”
-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点
- 不一“单一”要“丰富”——针对现状谈高中音乐教学
-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之我见
- 简述国有公路施工企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 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探析
- 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初探
- 谈戏剧男高音
- 倾听“武林逸林”,试论浙江筝曲
- 试论歌唱中的情感与表现
- 谈声乐演唱中歌曲的分析处理和情感表现
- 论古筝艺术的表演形态
- 谈汉水流域地区的道教音乐文化
- 浅谈儿童手风琴集体课教学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案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片断设
- 《活化石》教案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