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备课制度
备课制度
备课是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根据课堂效率,实现由“教会”、“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在向40分钟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的程序:依据《课程标准》个人初步备课,集体备课,然后个人具体进行个性化补充完成教学案。
备课的内容与要求。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了解学科特点,把握教材内容、目标、要求、重难点。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一、备教材
(一)依据“课标”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
1、通读所任学科的各册教材,建立并逐步完善本学科的知识结构。
2、弄清教材的逻辑体系、知识体系和基本要求。
3、把握本学期教材各章节、各单元的重难点,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在其中的地位,确定知识点深度、广度、授课起点、落点,提出“三基”与能力以及德育的具体要求和落实的措施方法。
(二)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选学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学习,在初备课的基础上多听他们的课和教学建议。
(三)根据教材内容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确立课堂教学结构,安排好教学步骤及教学时间。
二、备学生
(一)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影响学生接受能力的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出现的种种问题,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判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程度。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活生生思维方法、思维过程、认知策略及反审、认智能力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
三、备教法
(一)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状况和心理特点,选择科学的教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二)精心选择和设计习题。注重习题针对性和典型性,紧扣课程标准及教材;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加宽、加深知识广度与深度;既要有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又要有培养能力的提高题。
教师在三备的基础上,写出课时教案。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内容
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当堂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准备、授课时间、教学步骤和板书设计。
二、基本要求
(一)要求个人在初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落实“三定”(时间、课题、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内容、作业、检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建立以老带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研风气。备课过程中,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一块商讨共同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构思”,集体研究各章节重难点、习题选择及教学方法。由备课组长组织安排。
(二)堂堂要有独立的分课时教案。禁止使用旧教案或抄袭他人教案。
(三)实施超周备课,以便在授课有足够的时间反复研究、揣摩,对不妥之处及时修正。青年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虚心向中青年教师请教。
(四)教务处每两周普查教案和备课记录,并认真填写《教师备课记录》、《听课记录》。教科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经常性地普查抽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泼水节
- 美美开心乐园
- 打预防针
- 晚霞
- 我们班的“开心果”
- 北京一日游
- “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 最可爱的人
- 我与书的故事
- 吃桔子
- “黑皮”与“阿丁”大PK
- 春和冬
- 我爱六一班
- 堤防假消息
- “和”为贵
- 2012年中学安全工作总结
-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 人民法院陪审员工作总结
- 2012年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 2012年机关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 2012年财务科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12年10月轨修厂安全工作总结
- 学校“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工作总结
- 优秀公务员三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 中学2012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 志愿者助残服务2012年工作总结
- 通信公司技术员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农村信用社员工2012年工作总结
- 2012年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 医院副院长2012年个人工作总结
-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行政诉讼协调制度_行政法论文(1)
- 裁量标准基本理论问题刍议_行政法论文(1)
-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
- 分析目的论角度看美剧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植物酸碱指示剂研究及应用—— 一次有趣的研究性学习
-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 从英汉对比翻译看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 战后发达国家财政与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启示
-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层次
- 英国行政法上的听证_行政法论文(1)
-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行政法体系建设_行政法论文(1)
- 对商务英语翻译之文化适应性问题思考
- 饱和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拓扑研究
- 从交强险看我国行政立法权的控制_行政法论文(1)
- 谈日语中的同音词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匆匆》相关
-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和田的维吾尔》(A 案)
-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2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匆匆》教学实录2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
-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匆匆》说课设计
- 《文言文两则》教学杂谈
- 《匆匆》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