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淀粉糖生产工艺讲座总结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10月17日在我们学院举行的由双桥公司技术部周经理介绍的关于淀粉糖的讲座。本讲座主要内容是双桥公司的大致概况、淀粉糖概念、关键生产技术以及前景介绍、人才的定义等。
令我们对淀粉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对我们食品专业前景的肯定。下面详细展开介绍。
双桥公司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很陌生,双桥味精想毕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双桥公司以前是做味精为主的,现在的重点是做淀粉糖。
在淀粉糖这一块,他们300多个人创造了6个多亿的产值。淀粉糖是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低聚糖、糖醇等,统称为淀粉糖。
淀粉糖是淀粉深加工产量最大的产品.它的消费领域广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等诸多行业,比如在奶粉和鸡精中都会加入葡萄糖浆,而在我们所吃的烧烤上都会涂有麦芽糖,我们所喝的酸奶中有添加低聚糖等,且淀粉糖的消费数量巨大,其中仅果脯糖浆一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公司一年的消耗量都在一百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其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蔗糖的价格不稳定且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淀粉糖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糖源,这对于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淀粉糖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并有逐步替代蔗糖的趋势,虽然其在某些方面无法完全代替蔗糖,甜度也只有蔗糖的70%,但其凭借这它价格稳定,原料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优势,实现大部分替代蔗糖的地位是很有肯定的。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淀粉糖产业也快速发展着,淀粉糖的产量从1999年的60万吨发展到XX年的500万吨,足足增长了8倍多,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淀粉糖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国外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高.XX年淀粉糖产值达110亿元,出口创汇3.14亿美元。虽然我国在淀粉糖生产上有这许多的成就,但在淀粉糖是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上面还是比不上国外,例如在酶的生产上面国产酶实在是无法与进口酶相比,难怪周经理不停的感慨着国产酶怎么不争气,这也提醒我们食品专业的同学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的食品工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尽管淀粉糖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问题,大家都应该知道,生产淀粉糖的原料如玉米,薯类等都主要产于东北一带,原料分布不均导致了交通运输成本的上涨。其次,每一个淀粉糖厂都有一个盈利半径,大概是三百公里,如果超出了这个半径就会出现亏损,这也无形中制约了淀粉糖工业的发展。
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由于淀粉糖工业的起步比较晚,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少,人才的缺少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淀粉糖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效率。作为食品专业一员的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学好自己的专业只是,不仅对自己有好处,更是对我们国家的莫大贡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明奥运伴我行
- 泡温泉
- 听课
- 苹果宫殿
- 家
- 听课
- 窗外的景色
- 爱绿色
- 我加入少先队员了
- 乌兔赛跑第二次
- 小红花
- 南瓜芽
- 小红是个好孩子
- 它是谁
- 春天到了
- 实际费用与预计费用比较表
- 土地登记卡
- 成本明细表
- 变动推销费用设定表
- 固定资产减损单
- 物料预算计划表
- 推销费用设定表
- 预算核算办法
- 固定资产增加单
- 料品别收发存月报表
- 预算统计表
- 制造成本预算表
- 灾 害 报 告 书
- 固定资产增减表
- 财产保管卡
- 强化管理会计职能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1)
- 进场费的税务认定及其会计处理(1)
- 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审计.(1)
- 城市维护建设税会计核算举例(1)
- 会计信息供需矛盾分析(1)
- 对租赁业务合并抵销分录的探讨(1)
- 关于会计准则及相关问题的探讨(1)
- 略论我国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1)
- 不同代销方式下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1)
- 合并报表中盈余公积的合并(1)
- 中国会计法规定的计账方法(1)
- 计算机处理环境对审计的影响及建议(1)
- 防范审计风险之我见(1)
-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应注意的问题(1)
- 应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审计(1)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二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三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 《爷爷和小树》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四季》教学设计之五
- 《四季》教学设计之三
- 《四季》教学设计之二
- 《四季》教学设计之四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