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为 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
仅xx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小学教师工作个人总结
晋升中级职称个人总结
试用期满转正公务员个人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公司实习试用期个人总结
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级会计师业务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个人工作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
- 微笑的价值
- 自我介绍
-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 金秋赏菊
- 我的小书包
-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 选班长
-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 未来的我
-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 大胡子爸爸
- 我的妈妈
- 回忆童年
- 庆祝六一
- 清明节活动计划
- 小学艺术节活动部署方案
- 乡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
- 关于创新旅游规划体系及旅游策划的解决方案
- 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打算
- 宾馆部门工作管制
- 2011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 县健康会所中心机构建立方案
- 2011中学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部署方案
-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打算
- 2011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打算
- 春天登山野外挑战营活动计划
- 县档案局环境创优年实施意见
- 医院节能减排管理办法
- 五一国际劳动节落实情况方案
- 浅论传统审计的缺陷及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 会计法治的动因分析(1)
-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1)
- 浅论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
-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浅谈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 浅谈审计学教学质量提高途径探讨
- 对当前我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思考(1)
- 我国审计质量替代指标研究综述
-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企业提高内部审计效果措施浅探
- 试论构建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
- 浅谈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对策
- 浅谈对管理审计的认识
- 上市公司造假审计十大策略(1)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
- 《父亲和鸟》 教学设计
- 《活化石》 教学设计一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 《酸的和甜的》一课词语教学片断及赏析
- 《窗前的气球》 新教材教研组展示课
-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 《回声》 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 《活化石》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