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初二班主任工作总结例文
接任初二
(2)班主任工作将近三个多月,倍感肩头压力和责任的沉重,工作之中充满了欢乐,但又有难言的痛楚。对于这个班的学生,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聪明并存的双重情况下,我只有审慎选择管理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理。为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之中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就近段的工作情况进行小结,权做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可以说是自报家门,自己揭短,暴露自己“丑陋”的一面。但是我恳请大家给我一份宽容和理解,虽然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希望大家依然爱我,爱我的孩子!
我的小结分以下几个部分:
1、对学生情况的掌握:
①学生底子差,基础特别薄弱;
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完不预习、不复习)
③任性、自我,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④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性特别强;
⑤思维活跃,反映灵敏,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对外界的变化反映灵敏。
⑥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洗澡不洗衣服或者晚上听到铃声就上厕所的习惯)
2、对班风情况的掌握:
①学生在对事物的认同上容易达成共识(电视坏了两次,反映很大);
②学生活跃,乐于参加对抗性强的学校活动(跳绳比赛);
③学生中也有较强的自我组织活动能力(绘画比赛);
④思想浮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
3、我的工作方法
①腿勤、口勤、手勤(以身作则,有条有理);
②以学习为中心,形成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风;
③班干部的培训工作;
④定期和学生谈心,找出优点和缺点及时加以改正;
⑤在班级中树立正气,对不良苗头及时制止;
4、我的工作思路
①、学会做人。
我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首先把握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过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前不久,在各报引起热烈讨论的清华大学学生“伤熊”事件,显示的就不是那位同学的法制意识淡薄,也不是如辩解的,是对熊的敏感性的测试,这个事件出现在一个高分高能的学生那里,根本上是他缺乏一种人文的教育,缺少教育必然强调的爱的滋润,人的同情之心被堵塞,丧失悲悯情怀。在追求高分高能的氛围之中,我们的教育一般重在功利或者实用,而不是从社会,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约束或张扬自我,在“灵魂发育”的季节,许多学生迷失了自我前进的方向,造成灵魂上的“真空”。高新技术,造就了高智能的犯罪,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反观我们自身,在学习之余,能否认真且持久的向自己追问“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求每一位同学认真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反思自己,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学会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②、正确看待基础和发展的关系。
针对我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恰当地看待基础和发展的关系。重视基础,更要重视发展,基础的好坏并不能证明个人能力的高低,最关紧要的是一个人的潜能如何挖掘出来,每个正常的人都蕴涵几分天才的成分,只是缺乏成功的条件,诸如:信心,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等等,那么如何发展自己的能力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去思考,去探索。这始终需要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孩子抱有很大的信心和希望,需要我们有耐心!不应当歧视每一位学生!
③、教育应有针对性
学生放假回家,父母喜欢说一些发自内心的话,这也许是自己经过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衷心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更高、更强。但是孩子却不领情,甚至逆反心理特别强,连一句“爸爸妈妈你辛苦了”的话都不想说,确实让人伤神。针对这一问题,我在管理工作中努力作到“有张有弛”,协调好工作中的“度”,比如:适当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然后抓住主要问题,给他一针见血的点到痛处,让他从身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幼稚和无序。孩子的顽皮和淘气是一种天性,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这既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
教育是一种爱心的奉献,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教育没有失败只有成功。因为我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一群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生命给予我们的只有一次,既然选择了,就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
- 美丽的冰雕世界
- 雨
- 那儿,曾经是一片绿洲
- 校园的小草
- 保护水资源
- 我想象中的中学
- Go to阳澄湖
- 禽流感带来的笑声
- 雪
- 还我一片绿色
- 蝴蝶涅记
- 妈妈
- 小偷我诅咒你
- 四季的风
- 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特性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德国民法典》中的代理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 权利,抑或法益?
- 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学原理法学理论论文(1)
- 从宪政的视角看教育权力法学理论论文(1)
-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两种自由概念(四)法学理论论文(1)
- 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学理论论文(1)
- 审判的法治逻辑
-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 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制度实务的几点看法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
- 正义的内在与外在怀疑主义之间
- 法律的道路法学理论论文(1)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三
- 《金色的鱼钩》
- 《小英雄雨来》
- 《少年闰土》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二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再见了,亲人》
-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新课教学反思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