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找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高潮。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 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助人为乐的爷爷
- 喜临门
- 信
-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
- 寻找春天
- 我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 天灾无情人有情
- 我爱好游泳
- 爷爷教我顺口溜
- 家乡的秋天
- 一个孤儿
- 打靶
- 来自网络的友谊
- 照片上的我
- 杀毒小霸王
- 2011年优秀班级申请书
- 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申请加工资申请书
- 外出实习申请书
- 员工转正申请书范本
- 中专优秀团员申请书
- 实习申请书格式
- 企业试用员工转正申请书
- 幼儿园办园申请书
- 公司普通员工转正申请书
- 个人工作调动申请书
- 司法会计审计申请书
- 撤回再审申请书
- 解除查封扣押申请书
-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4)法学理论论文(1)
- 罪刑法定原则中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冲突(2)法学理论论文(1)
- 辩证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无过错责任原则(4)法学理论论文(1)
-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 浅论我国公司法修改与完善法学理论论文(1)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2)法学理论论文
- 我国物权立法不应采纳物权行为理论(3)法学理论论文(1)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5)法学理论论文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4)法学理论论文
- 浅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情景预防(2)法学理论论文(1)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6)法学理论论文
- 罪刑法定原则中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冲突法学理论论文(1)
- 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2)法学理论论文(1)
- 《珍珠鸟》第二教时
- 《桂花雨》
- 《桂花雨》的直观教学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颐和园》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 《桂花雨》教学后记一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桂花雨》设计思路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 《珍珠鸟》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
- 《珍珠鸟》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