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秦皇岛市2007年人口计生工作思路
一、2007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主要指标、工作重点
㈠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构建实力、活力、魅力秦皇岛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㈡主要工作任务
⒈稳定低生育水平;
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⒋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㈢主要指标
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对计生家庭的各项奖励政策全面落实;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力争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㈣工作重点
⒈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⒉全面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⒊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⒋完善流动人口和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二、2007年需具体抓的几项工作
㈠坚持“三为主”方针,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稳定
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的必然要求。在我市已进入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全市各级特别是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为主”方针,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以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⒉建立健全村组计生工作网络,完善和落实经常性管理服务制度。全面推行村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职业化管理,落实“月报、月训、月发”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其工资报酬全部纳入县、乡财政统筹发放蔌纳入县财政转移支付。出台相应政策,对连续多年人事人口计生工作的村计生专干,到一定年龄享受退休待遇。进一步落实月访视、季服务、术后随访制度,实现孕前型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稳定和提高以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率、及时率、有效率和术后随访率。落实对选择绝育措施的育龄夫妇的奖励政策;推广抚宁县实行的上异型环由政府补贴的经验做法;抓住今冬明春农闲的有利时机,摸清底数,积极引导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夫妇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加强避孕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畅通发放渠道,满足群众需求。严格控制政策外怀孕和生育,切实降低政策外生育率,降低出生人流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令我悔恨的事
- 星期天的大扫除
- 春天的金河
- 中国国宝——大熊猫
- 大自然,我想对你说
- 《海洋朋友》观后感
- 我的未来不是梦
- 舞蹈小公主——胡帼琛
- 角色体验
- 走进大自然
- 我最钦佩的人
- 我爱我的家乡
- 不久以前,不久以后
- 冬哥哥的到来
- 美丽的春天
- 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 双语学校家长会活动方案
- 小学一年级读书活动方案
- 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 科普活动月策划方案“科技给我力量,创新伴我成长”
- 宝宝满一周岁生日会活动方案
- 校园书香班级评比方案
- 为孩子过生日Party策划方案
- 小学寒假少先队“你我手拉手,成长心连心”活动方案
- 小学评教育活动活动方案
- 小学十岁集体生日活动方案
- 2011年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 员工生日Party活动策划
- 化妆品公司网站建设方案
- 中学第一届科技节活动实施方案
-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自查剖析司法制度论文(1)
- 完善相关税法严控房地产开发企业偷税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_司法制度论文(1)
-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日本土地登记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以法治官》(6)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调解问题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 情况判决与利益衡量_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模式中的调解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司法制度论文(1)
-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 (3)司法制度论文(1)
- 论赔偿损失(4)司法制度论文(1)
- 论审判委员会制度之改革_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公信力关注中国基层法官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女性犯罪原因司法制度论文(1)
- 《学会看病》教案1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2
- 《珍珠鸟》教学设计之3
- 《桥》教学设计之1
- 《晏子使楚》教案1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1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之1
- 《学会看病》教案2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
- 《走遍天下书为侣》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之1
- 《晏子使楚》教案2
- 《晏子使楚》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