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台湾的“领导人魔咒”

台湾的“领导人魔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2

台湾的“领导人魔咒”

“当选过关,落选被关”“上台前风光,执政后狼狈” “后一任口碑总是不如前一任”,似乎已成为困扰台湾领导人的最大魔咒,走过马英九时代,也看不到这个魔咒终结的可能。

“马英九,X你X啦!”伴随着一声台语的脏话,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贴有马英九画像的沙袋上。这是2014年3月份“太阳花”学运时发生的一幕。

为阻碍马英九政府通过和大陆签署的服贸协议,几百名大学生破门闯入并占领了“立法院”。在“立法院”周边,参加运动的反马民众创意百出,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马英九的愤懑。

根据多家台湾民调显示,此时的马英九执政支持率只有9%,相较于2008年上任时的超高人气,马英九用了六年时间从政治巅峰走入了谷底。

马英九的前任陈水扁也是在执政第六年陷入泥淖。2006年起,陈水扁家族的贪腐弊案逐渐被曝光,群众抗议运动四起。狼狈熬到任期以后不足半年,陈水扁便被戴上手铐被收押,直至今年才借保外就医的形式得以出狱。

“当选过关,落选被关”“上台前风光,执政后狼狈”“后一任口碑总是不如前一任”,似乎已成为困扰台湾领导人的最大魔咒。

无论是陈水扁还是马英九,都是在众星捧月中上台,一片挞伐中结束任期。虽然马英九还有不到一年半的任期,但早就有绿营政治人物为其设计好了下场:“阿扁放出来后,监狱不必拆了,马英九会进去住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参选之前,曾在某“台独”造势场合如此表示。

蓝绿恶斗,民主内战

“解严”后,台湾转型曾因社会动荡小、流血冲突少等因素被视作世界第三波民主转型的典范。直到今天,无论根据哪一种指标来看,台湾仍然远远领先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台湾长期居于五十个“极发达地区”的前25名。

当陈水扁逐渐陷入贪腐传闻之后,台式民主又被贴上了另外的几个标签:“‘立法院’乱象”“民粹”“为反对而反对”。在诸多负面观感中,使用程度最广也是最贴切的一个词是“民主内战”。

“以前是大陆搞文革,台湾搞经济建设。现在两边倒过来了,大陆经济突飞猛进后,台湾反倒在自己的岛内搞起了‘文革’”。面对长期以来低效的行政效率和蓝绿恶斗,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如此感慨道。

张对台湾“文革”的感慨并非言过其实,自陈水扁意外当选“总统”之后,台湾经济开始持续滑落,至今已经从当年亚洲“四小龙”的龙头,跌落至最后一位。

2000年,台北市长卸任的陈水扁参选“总统”,在蓝营分裂为连战和宋楚瑜两大势力之后,以不到40%的得票率当选。面对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的“立法院”,台湾首次陷入“朝小野大”的分裂政府局面。

陈水扁八年,经济政策乏善可陈。对此,民进党将责任推给国民党,认为是国民党在“立法院”的杯葛使得许多经济法案无法过关,而国民党则认为陈水扁的“台独”倾向才是罪魁祸首,其任内两岸关系的恶化导致了台湾经济的边缘化……

不仅是蓝绿两党,台湾学界也将陈水扁八年内不理想的经济表现归罪为“分裂的政府”。“当阿扁当选‘总统’,国民党占有‘立法院’多数时,台湾学界甚至不知道执政党到底是谁。陈水扁的经济法案在‘立法院’很难通过,国民党通过的法案阿扁又不怎么执行,台湾的经济就这样滑下来了。”前“国大”代表、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周育仁曾如此评价。

陈水扁伴随着贪腐风暴下台之后,国民党在2008年获得前所未有的胜利:不仅“总统”选举马英九大赢谢长廷221万票,“立法委员”的选举中国民党也大胜,113席次国民党赢得81席,占据绝对多数。

“请大家放心,绝对不会有一党独大的问题,人民最大”。在马英九的胜选晚会上,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试图用这样的表态缓解民众对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担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民众发现当初的担忧确是多余:虽然国民党一党独大,但大量经济政策依然无法推行。马英九执政时期,民进党在“立法院”虽然始终未曾过半,但其“战斗力”却始终超过国民党:锁门、霸占主席台、抢走麦克风、撕毁登记表……民进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阻止议案通过,国民党虽然“朝大野大”,但政策推行依然寸步难行。

2013年夏天,“马英九政府”与大陆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对此政策持质疑态度的民进党用各种方式拖延表决八个月后,马英九试图通过“立法院”人数优势强势通过法案。无法阻挡的民进党只好祭出最后的办法:打开“立法院”大门,让学生占据“立法院”。

制度设计并非主要原因

抗议学生对马英九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权力无法制衡。在学生看来,马英九可以随意撤换“行政院长”,借此控制行政权,也可以通过党纪来约束党籍“立委”,控制“立法权”。

在学运现场,“当独裁成为事实,革命就是义务”这一口号被喷绘在“立法院”的外墙上。学生为自己占领“立法院”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台湾的“总统”权力太大,几近独裁。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不少政界人士,“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就是要立法权监督行政权,国会监督总统,但台湾并不是如此”。前民进党主席、倒扁运动总指挥施明德表示,“台湾的‘总统’都有以党领政的积习,国民党这么搞,民进党当年也是这么搞的。这样一来,台湾的‘总统’权力就特别大,大到‘立法院’无法监督。”

在施明德看来,未来台湾应该修法,将现在倾向于“总统制”的制度修改为“内阁制”。

“改成‘内阁制’以后,台湾就没有了‘总统’,或者将‘总统’虚位化。哪个党在‘立法院’担任多数,哪个党的党主席就来当有实权的‘行政院长’,这时,这个‘行政院长’就必须来‘立法院’接受质询,如果做得不好,就可以在任期内换掉,台湾实权领导人有了制衡,民众的怨气也不必积累八年才能释放。”

目前台湾岛内对“内阁制”最大的反对力量则来自于蔡英文,面对2016年很有可能到手的“总统”大位,蔡英文显然不会对“内阁制”的改革感兴趣。讽刺的是,“九合一”选举之前,面对不被制衡的马英九,蔡英文曾是岛内呼吁“内阁制”改革最大声的政治人物。

但实际上,实行和台湾一样的“半总统制”的情况并不鲜见,从波兰、法国到韩国比比皆是,这是一种很主流的欧亚地区政治体制。即使台湾“内阁制”改革成功,最高行政首脑从“总统”改为“总理”或“首相”,民进党在“立法院”内照样,叮以通过霸占主席台、瘫痪议事日程等方式阻挡法案的通过。

简单的制度设计改革并不足以让台湾走出“民主内战”的窘境,台湾由“国家和民族认同分歧”带米的社会肌体疾病,才是造成其政治困境的主要原因。

无法调和的“统独”矛盾

“为什么台湾的民主相较于其他地方显得更不易调和?因为台湾有着特殊的社会矛盾”,前台北―了剐市长吴秀光曾感触道:“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或者是亚洲其他国家,社会都是以阶级来划分的,选举的过程中资方肯定希望政府少干预经济,而劳动者一方则希望政府能够多课有钱人的税分给他们,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但台湾的民主是以‘统独’为分野的,这就不可调和。”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随国民党来到台湾的外省精英儿乎占据了台湾全部公职,国民党政权的行政效率与清廉程度甚至不如日本殖民者。具有长年被殖民经历的台湾民众看来,对祖国的同归被有些人认为似是义陷入了另一段殖民。

随后长达几十年的民主运动中,摆脱“中华民国”体制的“台独”运动与脱离国民党威权统治的民主运动几乎难解难分,在激进的绿营政治异议者看来,不仅国民党的统治非法,“中华民国”这一国家也并不合法。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后,这种认知更加强烈。在逐步开放竞争性选举之后,台湾也罕见的形成了以族群认同为分野的政治对立。

2012年败选之后,蔡英文曾在败选演说中称民进党败在了两岸关系这“最后一罩路”上。事实上,台湾蓝绿两党在经济政策、福利政策上相差不大,两岸政策几乎是两党政见的唯一差别。但正是由于两岸政策触及台湾民众的“统独情结”,导致两个政党都难以调头。

2014年3月份爆发的“太阳花学运”现场,学生恶搞t与英几的漫画遍地皆是,对马英九的讽刺和侮辱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诉求。在学生看米,马英九同意和大陆签署服贸协议不仅犯了经济上的错误,更是一种出卖台湾“主权”的政治行为。学生对其声讨,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对“卖国贼”的挞伐。

学运后期,整场运动几乎从单纯的反服贸诉求变成了全面“反中”的运动,在李登辉、陈水扁时代接受教育的年轻人鲜有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对于“大陆情结”极深的马英九,学生对其的批判几乎不留任何余地。

台湾“中研院”研究员徐火炎看来,“统独情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政策选择,更多的是深植于民众心中的情感,这种情感几乎没有商量与妥协的余地。也正是如此,不论蓝绿的台湾领导人才会陷入寸步难行的魔咒:陈水扁无论做出何种举措,都会被国民党支持者视作是走向“台独”的举动;而无论马英九如何行政,也都会被扣上“亲中卖台”的红帽子。

根据台湾多个调查显示,虽然绝大部分民众对“统独”选择都比较务实,认为现阶段与大陆最好的关系就是“维持现状”,但其背后,儿乎每个民众都有自己对台湾未来“倾统”还是“倾独”的终极理想。无论是李登辉、陈水扁还是马英九,其任何政策走到最后,都会被贴上“统独”的政治标签。

马英九任内无论是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还是后续服贸、货贸等经济议题,其推行遭遇到的阻力几乎全部来自于政治层面。实际上,马英九在第二任已经减缓了和大陆的交流进程,面对大陆政治谈判的压力,马英九也一直秉持着“不统不独不武”和“先经后政”的中间路线。

但即便如此柔和,马英九仍无法摆脱绿营支持者心目中“亲中卖台”的印象。蓝绿两营任何人上台,坚持“原教旨主义”将会对政经现实造成极大危害,加剧政斗冲突;如果彻底抛弃本党派的“原教旨主义”,义容易开罪本派别的核心死忠粉丝。即使往中间靠拢,试图超越群族与“统独”,也并不能松懈对于的防备,缓解责难。所以,两方谁上台,无论左中右走哪条道路,都是“无路可走”,动辄得咎。

民进党经常将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长期诉求“群族悲情”,给国民党扣上“亲中卖台”的红帽子,显然是很常用的政治招数。但挑动族群对立和政治矛盾,对民进党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未来即便蔡英文上台,服贸、货贸等问题依然棘手:如果蔡英文坚持不通过服贸,台湾经济在东亚会有更加边缘化的趋势;如果通过服贸则无异于白打嘴巴,证明白己当年的反对纯属政治操作。

为了避免自己任内难堪,据悉,蔡英文已经准备要求民进党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对服贸、货贸等政策放行。如果服贸、货贸政策让台湾得利,这笔功劳将记在民进党和蔡英文身上;一旦服贸、货贸政策出了问题,这笔账将算在马英九头上。

除了蔡英文,李登辉和陈水扁都是炒作“统独”矛盾的高手。陈水扁从入狱开始到如今出狱,始终未曾承认自己是贪腐犯,一口咬定自己是被马英九政治迫害的。而来源不明的巨额资金,陈水扁也一口咬定是准备留给台独势力的“建国基金”。也正是因此,陈水扁即使入狱六年,还有一大批死忠能够痴心不改的等待,在这些支持者看来,陈水扁并非人神共愤的贪污犯,而是为了“台独”事业牺牲自己自由的“伟大-士”。

“‘统独’情结不仅让台湾的政党很难合作,还容易让政党的矛盾更加的你死我活化,对政敌的打击越激烈,自己就越感到光荣,觉得正当性越强。”吴秀光称。

如今陈水扁已经成功保外就医,有台湾舆论称,希望以此化解蓝绿矛盾,终结冤冤相报的政治文化。但显然这种期待太过于理想化,“统独”情结已经深植于台湾的政治文化中,短时期内并无化解的可能。只要坚信陈水扁贪钱是为了“台独建国”的民众存在一天,马英九“亲中卖台”的红帽子就不可能被完全摘下。民进党也不会就此放过马英九。

陈水扁在狱中曾不止一次地说“活下去就是为了看到马英九悲惨下场”,民进党中生代“立委”陈其迈、段宜康等人早已放话,等马英九下台后,会用尽一切办法把他关起来,台湾领导人“魔咒”至少到马英九这里还看不到终结的迹象。

蔡英文当下已成人气女王,但2016年她真的上台执政,可能也逃不过陈水扁、马英九的政治宿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足迹
节约用电
国庆节三趣事
妈妈,我错了
妈妈,我错了
美丽的月夜
我的伤心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
家的味道
美丽的三星堆
我的小表弟是个小捣蛋
我很后悔
我很后悔
校园一角
油菜花
应收帐款融资、融资租赁和杠杆收购融资的比较研究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新企业融资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
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试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坚守诗性存录历史——《饮冰室诗话》的诗学思想分析
融资成本与风险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全球船舶市场融资动态与中国船舶融资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策略探析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及资金来源分析
论析《尔雅•释亲》亲属称谓体现的文化信息
论融资成本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新企业融资准则下企业融资管理策略研究
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火烧云》
《母鸡》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之2
《万年牢》教案2
《尊严》教案2
《去年的树》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2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之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1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