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1
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
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 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
少儿舞蹈是少儿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创作了许多具有儿童特色的,受孩子们欢迎的舞蹈作品用以教育儿童,陶冶情操。但是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成人与儿童的心理存在着成人化、技巧化的倾向。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必须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熟悉,以及对少儿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的深入了解,必须用“童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舞蹈的艺术眼光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以湖南省益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周丽群老师为例。观看了她的很多舞蹈作品,查阅了一些关于她的文章以后发现,周丽群少儿舞蹈作品有许多其他少儿舞蹈所没有的亮点,可以说它独具一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人就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风格方面来看,她的舞蹈作品创作无论是从选材、音乐还是舞蹈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时代的风格特点,并始终“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基础上去进行创作。我想这应该是她的舞蹈作品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希望通过我对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风格的一些简要分析与研究,让更多舞蹈创作者了解她的舞蹈。力求在创作思想上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生活的意识和生活的特征。通过更多优秀少儿舞蹈作品的创作来充分体现民族的新文化、新生活和新特色。
一、舞蹈创作的生活化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少儿舞蹈创作亦当如此。创作者不走入孩子们的生活,不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创作不出好的舞蹈作品的。少儿舞蹈创作与成人舞蹈创作有所不同,成人舞蹈是编给成人看的,少儿舞蹈则是成人创作出来给孩子们看的,同时也让大人们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从事少儿舞蹈创作的编导早已告别了童年,他们早已习惯了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因此我们的成人编导们必须要“返老还童”,用孩子们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这就是周丽群少儿舞蹈创作的一大特色。来源于生活,而更好的感悟与诠释着生活。她用自己细腻的内心去观察与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体会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并从一个个优秀的作品中传递着孩子们的快乐与忧愁,让更多的人来用心的倾听孩子们得声音与关注他们,也让更多的人重拾那份童心与单纯的快乐。与其说是舞蹈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快乐,还不如说是孩子们给周丽群带来了快乐,让她有更大的勇气与决心将这份快乐一直传递下去,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因此,少儿舞蹈创作要深入少儿生活,寻找童心,关键还需要创作者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心灵要与之共鸣”。要做到眼见心动。舞蹈创作者不仅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尤其是少儿舞蹈创作,相对于成人舞蹈的创作他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与孩子们做朋友,交友谊,我们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少儿舞蹈素材。
二、舞蹈作品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事物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显着标杆。它像一面旗帜,深深映入人们的脑海,形成一种模式性记忆。而舞蹈作品的个性化主要取决于创作者,她是作品的塑造者,赋予了作品全新的艺术生命力。周丽群是土生土长的益阳人。从小受益阳文化的熏陶,再加上早期有下乡收集与整理过益阳地方音乐文化与民间舞蹈,这成为了她在以后的少儿作品创作中的一个基点舞蹈元素。尤其是益阳的花鼓戏。从益阳的地花鼓这么一个有特色的地方戏曲中,充分吸取养分,在舞蹈的创编中周丽群在有意与无意识之间都会用上益阳花鼓戏中的元素,有熟悉周丽群舞蹈创作的同仁们只要一听音乐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其舞蹈作品。像作品《长辫子》中,动作则汲取了不少湖南地花鼓风摆柳中的舞蹈元素。不难看出,周丽群的不少作品中都带有湖南花鼓戏的“味道”。无论从节奏上、动律上、舞蹈动作上,还是在音乐的风格上,都会找到一些“影子”。这些“影子”也就成为了周丽群舞蹈作品的“标志”与“记号”,从而也就形成了她的舞蹈风格。这样的舞蹈地域特色使得周丽群的少儿舞蹈又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易被人们接受。
这就是优秀的少儿舞蹈,个性化的借鉴,个性化的设计和个性化的风格。始终都“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作品的艺术风格鲜明,生活化与个性化相互融合,创作出了属于少儿舞蹈自己的风格。生活,在孩子们眼里是多姿多彩的,只有用心走入孩子们的生活,真诚的走近他们的世界,感应童心,感受童真。把握时代脉膊,求索创新,才能创作出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主题鲜明,风格独具,形象生动的好作品。希望通过对周丽群少儿舞蹈作品的浅谈与论述能够对少儿舞蹈创作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为自己的舞蹈创作提供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望爷爷和奶奶
- 三眼怪闹钟
- 鲤鱼三兄弟
- 我的妈妈
- 妈妈笑了
- 不要乱扔香蕉皮
- 赛龙舟
- 大街的夜晚
- 妈妈不见了
- 北京,加油
- 我是智慧宝宝
- 梦游太空
- 我的妈妈
- 拿成绩单
- 怕死老鼠的小猫
- 辞职报告的格式
- 入党申请思想学习的经验
- 《母亲的心》读后感
- 入党申请书——适合大学声的思想汇报
- 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党员(new)
- 入党申请书——在预备期的感想
- 范文:梁锦松向董建华辞职信原文
- 辞职信范文
- 调查问卷的题型
- 入党申请书样本(大学生)
- 2016预备党员年度思想汇报
- 辞职审批表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2016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教师演讲稿
-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交通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 《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
-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民歌地方色彩辩析(1)
- 浅析高速公路附属房建工程建设管理
-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硅芯管工程检测技术研究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浅议某地铁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施工
- 谈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世界性影响(1)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 《找春天》二
-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一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找春天》一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