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农民工市民化要成本共担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然而我国城镇化的一大问题是“化地不化人”,即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
农民工市民化实质上是户籍问题,而户籍问题的核心则是附加在户籍之上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这些社会福利的提供对地方公共财政是巨大考验,这也是绝大多数城市实行户籍限制政策的主要原因。因此,构建新的稳定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来消化掉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才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所在。新型城镇化需要新的思路。新思路下必须要合理划分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工家庭和个人的成本分担责任、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这种成本分担机制的制度化,由此以“人口城市化”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城镇化方可获得长久可持续的支撑。
新的成本分担体制的形成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积极拓宽与农民工市民化相伴随的新增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要探索地方政府市政建设债券发行和管理问题,以筹措新的资金来源;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诸如PPP等方式参与共建,引入市场机制,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可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创造投资机会。
其次,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对于因征地而失地的农民要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做农民工市民化基金,帮助失地农民市民化及相应提供社会福利。要建立市场化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体制,由市场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供应比例关系,由此稳定和降低商品房价格,有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居。与此同时,探索建立进城农民所拥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允许农民有偿退出,唤醒这笔“沉睡资本”,由此转化为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
再次,要改革和完善地方官员的考核和升迁机制。要把城乡统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纳入其考核内容。中央对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要与农民工市民化挂钩,以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最后,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要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城市的水平差,以此降低市民化的门槛。要在制度设计上预留政策接口,以在条件成熟时实现城乡体制并轨。如果能够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水平齐平,市民化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武术操比赛
- 我的好伙伴
- 秋游
- 我爱丰收的秋天
- 课间活动
- 妈妈生病了
- 助人为乐
- 梦游埃及
- 我爱校园
- 给妈妈打电话
- 游泳
- 打针
- 我的弟弟
- 买文具
- 包饺子
- 关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1)
- 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生成机制的现代企业会计体例(1)
-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与分析(1)
-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1)
-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研究(1)
-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1)
- 解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 金融企业会计改革问题(1)
- 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效应的思考(1)
- 财务报表主体与财务报表分析主体比较(1)
-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1)
- 余额百分比法的配比缺陷及对策(1)
- 对我国股指期货会计问题的思考(1)
- 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缺陷及改革思路(1)
- 全球性诚信危机背景下的新思考(1)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一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二
- 《胖乎乎的小手》听展示课有感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五
- 《胖乎乎的小手》A、B案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二
- 《月亮的心愿》A、B案
-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八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十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四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三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一
- 《棉鞋里的阳光》片断赏析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