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6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艺术这个概念舶来中国业已百年,“美的艺术”理念曾统领了我们的艺术世界。然而,“艺术自律观”恰恰是西方文化的封闭产物,它强调了艺术面对生活的异质与否定性,但是中国传统之“艺”恰恰是深深植根于生活的。中国艺术观念的演化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环境下形成的。从一开始狭隘、盲从地吸收外来艺术观念与方法,照抄西方艺术文化的表面装饰,到新时代背景下理性努力维护和传扬传统中国艺术的精髓,张扬个性,在对西方文化的被动与主动的学习,在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认知与传承,在对当下非物质环境的适应与调整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尴尬、犹豫、困惑、从容。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的、国际化的现代中国艺术观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西文化哲学视域下中国艺术观的嬗变起自于时代的根本性变化,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意义关联于这一根本性变化。换言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总体现代化之成为可能,全球化所催生的“世界文化”理念以及人们对文化本身经验感受的迫切性,这三者是系统的中国现代艺术观的催生剂。同时,中国现代艺术观又以理论的自觉形态体现了这种时代的诉求。

一、杂糅与革变:近、现代艺术观念的萌起与局限对我国而言,艺术观为欧洲舶来品,但在中国却发生了某种创新性的变异。中国当代艺术观是一个开放性系统,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实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当代中国主流艺术观的形成都是历史积淀的产物,这就要追溯到它们在中国的滥觞时期,由此可更明晰地看到中国艺术观的真正涵义。

(一)近代传统艺术应用的尴尬中日甲午战争后的国人思想开始萌新,大力发展经济,繁荣出版业和商业,主动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和艺术。一种求新、求变的思潮迅速地充斥了整个商业设计领域,面对如潮的商业环境,传统艺术的运用受到冲击,处境尴尬。我们以中国文字为例来探讨这一境况。中国传统美术字包括了有悠久历史的钟鼎文、鸟虫体、瓦当文、漆书体、印文字样式等,装饰性是这类文字普遍的特征,但在商业流通频繁加剧的环境下,这些结构过于繁锁的字体显然已不能满足经济市场了,再加上其规范性较差,很不利于传播。另外还有用于印刷的雕版宋体字,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尴尬,原因有如下:一是字体款式过少。在传统的印刷字体中,除了老宋体、肤廓体等几款宋体字,很少有其他款式字体得到发展,这几种字体很难满足现代印刷出版物以及商业广告中的设计需求。二是规范性差。因为缺乏先进的管理与设计技术,另外加上适当材料的匮乏,始终未能形成一个严谨而科学的印刷汉字设计规范,非常不利于现代印刷的批量化要求和广泛的广告业务的发展,随着出版业和商业的进一步繁荣,这种状况日益凸显。三是字体的字号大小显得过于简一,大多只停留在简单的大中小三种类型。受材料的制约,更小的、可适应不同要求变化的字号大小层次的印刷活字很难制造出来。从以上分析可知,传统艺术观念所催生的艺术产品的功能性不能与发展中的工商业经济相适应,已经不利于现代艺术与知识传播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转型期间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传统艺术观念亟待更新,亟待为适应发展的形势而找到功能性与审美性间的平衡,走出尴尬。

(二)“拿来主义”———对西方艺术观念的盲从20世纪初的中国,正所谓“事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正在转变的物质生活方式也同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思想的自省与革变,都成为了冲破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处境尴尬的重要因素。①艺术观念正在寻求革新,在外来新鲜血液输入后更多的却是实行“拿来主义”和牵强附会地对西方艺术的套路,由一个传统艺术的尴尬境地走向了对西方设计文化的盲从。对于中国近代艺术观念的源起问题,观点众多。有的观点认为来源于日本,原因主要是中国清朝末期戊戌变法以后的出版高潮时期内,有向日本学习美术、向日本引进“图案”的经历。也有的观点认为同样是在那个时期开始,受西方艺术的影响,从而慢慢地出现了中国近代艺术。诚然,西方的艺术给中国新时代的汉字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艺术样式造成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结合点、线、面等纯视觉符号的表现、几何化处理、对欧洲装饰艺术、结构主义风格的模仿,这些都是中国艺术设计表现的新途径,如在新文学刊物的书籍装帧设计中为提倡异于传统的新文学精神,运用新的汉字设计艺术形式,就不乏“新”的意味、“时尚”的意味。近代美术字甚至还拉丁字母化、阿拉伯数字化,融入西方拉丁文字的设计观念,利用拉丁字母本身,或者字母的部分笔画,进行重构组合出具有装饰性效果的艺术特点。在价值中心缺失的状态下,多种文化质素呈现多元共生的图景,有利于形成开放的艺术结构形式,强化艺术差异和个性,并使其成为对抗文化工业的有力武器。20世纪初以来,中国传统艺术体设计观念发生的转变,是商品经济发展、审美需求转变,以及中西艺术交融的历史必然。但是其中大多数设计尚停留在表面的模仿,很多人不能用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去理解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造成了对西方设计文化的盲目热衷和对折中风格的误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设计风格与设计思想的混乱。在各种商业广告、书籍刊物、装饰图案等媒介中,汉字设计盲目地将欧式古典风格如巴洛克样式风格、洛可可样式风格等引入,进行一种西方设计文化顶礼膜拜式的装饰,甚至出现很多干脆摒弃汉字进行设计的观念。一种设计艺术形态与观念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体制与文化意识形态有着紧密关联的,近代汉字设计的局限性或者可以说是盲从与混乱性,也正是深深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的危难,民族的危机时刻提醒着国人要师夷长技,近代的这种对西方艺术文化的盲从性也一直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观念的更新以及重构。

二、个性与从容———中国当代艺术观的重构

中文“艺术”一词是混用的,既指狭义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也指广义的艺术。目前中国所谓的“艺术学”研究,更多是受到德语“艺术科学”(Kunstwissenschaft)的直接影响,在欧美只有艺术理论(arttheory)与艺术哲学(artphilosophy),前者指狭义的视觉艺术,后者主要指从分析美学视角进行的对广义“艺术”的总体研究。中国艺术观之所以要重构,是因为广义上的艺术变化了,艺术观却没大变,建构中国当代艺术观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非物质性秩序:数字化语境下艺术的观念化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非物质性已成为我们现实世界的一个全新特征,非物质艺术则“处于主导我们文化的两个极之间,一极是技术和工业现实,另一极是以人为尺度的生产和社会乌托邦”②。只不过在当下和未来,许多高新技术工业产品和智能产品,物质形式与功能已经脱离,形式不能表现功能,其功能变成一种超功能:比如电子邮件的物质形式(信封信纸)已基本消失,人们看到的只有功能。“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艺术脱离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接近,例如许多后现代设计,重心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越来越转移到一套抽象的关系。从而使中国艺术从仅仅对经验世界的把握和追问中走向了对抽象世界的求索与审视。由此一来,主体不再满足于感官的快适,而是注重内在抽象的灌注,从而使心境之中包含了内心和外境双向交流而成的审美意象与生命形态。非物质社会即数字化社会或信息社会,在此社会中,信息功能比重大大增加,整个社会经历着深刻的技术变革,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立、精神与身体的对立、天与地的对立、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等等,眼看着一个个消失了的非物质设计背景下,“任何元素,就像任何信息媒介一样,都是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扩展和延伸。它对群体的或个人的作用是将那些尚未如此扩展和延伸的个人和群体重新配置或造型。”③中国的艺术,当“转移”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数字化与动态造型中时,我们不仅改变了对纸质上汉字这一符号“能指”的范围与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符号它迫使我们整个民族整体进入新的关系和新的姿态并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自我,进而把古雅平淡的艺术风格与真善相联,将审美理想导向人格道德的升华。艺术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道德的符号,它好比一盏灯,它的“所指”导致我们从不迷失寻找的方向。同时它积极“重造社会关系和行为,达到对它们的重新界定,并提出某种引起替代性的关系的行为,以便改变现状”④。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新的传播媒介里,艺术的形态属性有了更多样化的呈现,比如多空间立体化样式、融入于不同环境的再现方式、与光色彩相结合方式等,所有这些都再次重构了我们的艺术体验。艺术观念正经历着向创意观念化、数字化、个性化、概念空间化的转变,正在引导着艺术进行创意探索性、创意试验性的尝试,锻炼个性化的创造能力与文化素养。

(二)艺术观念中东方语境的蜕变———意、象观念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不是西方的知识论哲学,这一点在反应到艺术上就是境界艺术。我们仍旧以汉字为例来加以验证。在世界七大主要语系的语言文字中,汉字是空间特征最为明显的书写符号,而其他文字则以字母组合为主流传统,单个字母之间没有意义关联,而以顺序排列构成整体。汉字自身的象、意观念以及“六书”中所体现的赋、比、兴原则推动了汉字设计对诗性境界的追求。“六书者、象形为本”,“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从老子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到《易传》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中的“象”都指“形象”。“随体诘诎”是对物“象”的抽取并上升到符号,保留了物象原形的特征但又与物象原形有着极大差别,可谓之为“物象之似(类)”。⑤但实质上,“物象之似(类)”唯有在巨大差别中才得以展现,如果把“似”(类)看做是物象本质,“不似”(不类)是人对本质的理解和抽取的话,那么汉字之妙,就在于以“不似之似”的形象实现了形与义的完美。汉字象形对事物进行了简化和抽象处理。抽象的意义不仅在于把本质从繁杂的事物表象中抽取出来,重要的是在抽取的过程中,其始终贯穿了主体的“意图”,即主体对事物的理解和意志,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处理。这种图画文字采取提示性的简略图形记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和记忆,通过摹物、摹事、象征、标示等多种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意”,《辞海》里,存在诸如“意愿、意思、意味”等解释,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意图、意象、含意、意义、意蕴、意趣、意味等含义的词汇。汉字由象到意的演化,实质体现为意象的生成。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直观性、整体性、暗示性和追求神似的意象性。“意象”指的是艺术构思活动中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交融合一的艺术表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窥意象而运斤”,亦将“意象”作为由“意”与“象”二者构成的一对范畴使用。其“意”指客体化的主体,“象”指主体化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是“意”与“象”彼此生效的两个方面的相融和契合。中国的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与中国人放眼宇宙、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在这种文字结构中,“象”与“意”二者巧妙地结为一体,不仅蕴含了直觉的东方思维特性,还成为汉字设计中承载着民族文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化优势基因的重要设计语境,形成新的视觉意象风貌,为汉字设计赋予了无尽的东方意蕴空间。汉字艺术的意象观念以信息传达为目的,其符号化是汉字设计意象观念的动力所在。汉字的视觉形式只是影响中国设计风格的外在因素之一,是显性的表层因素,而汉字内在的意象观念以及由此生发、延伸出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才是影响中国汉字设计的内在因素,它们发挥的作用虽是隐性、潜在的,但已经更为深刻、重要、持久了。汉字艺术的意象解构,一方面使汉字形象化,另一方面使汉字符号的含义更加深刻而准确。并且汉字符号可以使潜在于民族文化深层中而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心理活动、形象意象一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汉字设计经过解构再整合,重新构成新的视觉意象,形成风貌。这种意象构成设计其特点是把握特定文字个性化的意象品格,将文字的艺术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情传神构成自身的趣味,通过艺术的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的融合一目了然地展示其感染力。

三、结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始终将对艺术的思考和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其批判矛头指向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大量复制文化产品而形成的大众文化,成为真正的批判核心:大众文化消解了艺术个性,呈现出单一的文化图景,反过来放大了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功能。艺术要完成自我救赎,必须抛弃被大量复制后形成的模式化、虚拟化的形态,打破大众艺术享受的“似真幻觉”,进入本真的艺术状态,并通过自身的审美参与,传达独具个性的艺术体验。中国现代艺术观念在进入到20世纪末的阶段时期,已能做到对西方现代设计及其他外来文化的理性接纳、吸收和扬弃,体现了体用一致方略。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阶段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艺术观的重构本质,这种重构是基于“以我为主”,科学理性的创新、自省,是建立在对世界经济环境的清醒认识和民族自强的决心和勇气基础上的对新生活的追求。中国当下的艺术观已将中西之间、民族之间的个性差异溶于一炉,形成中国自己的全新时尚,不再盲从模仿,而是去伪存真、将传统提炼升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想天空
意地生活
想天空
我想握着你的手
水之恩,以何报?
原汉语的甘醇
意地生活
想天
意地生活
意地生活
捍卫汉语
意地生活
想天空想天空
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分类管理办法
销售处职责
档案综合管理办法
重大事项报告请示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局激励暂行办法
公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优管理办法
公司计划财务部职责
公司人力资源部职责
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公司设备处职责
会议管理办法
行政公章管理办法
公司投资管理制度
公司督办工作制度
公司员工廉洁自律若干规定
生态网络东塘水库大堤抢险最佳机械技术实施
渭南市防汛形势及其对策
土质边坡防护研究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操作指南
惠州LNG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研究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关于普查数据获取阶段山塘工程处理方式的答疑
防汛防台防暑应急预案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进水口漩涡问题研究综述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试验研究
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合水水库不同径流尺度的变点检测
《爷爷和小树》课后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案
《荷叶圆圆》教案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画》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案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