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代华文文学经典在法国

现代华文文学经典在法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9

现代华文文学经典在法国

经典作家(canonical authors)要如何认定?在国家文学的范畴里,经典作家乃是中学及大学课堂上研读的对象,是那些得以名列辞典、作品选和“历代经典作家”(classical authors)丛书之中的作家。事实上,经典作品或因内在形式的完美,或因具体表现了某个时代的精神,被认定为可以流传后世,但其中只有极少数能历经数百年而名声不坠。就当代作家与作品来说,定义上他们正处于形成期,虽然要成为真正的、通过时间考验的“经典”(classic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经典化的过程,还是随着他们被选入各种教科书和辞典展开了。

在外国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中,国家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至少就中学阶段而言,不如对本国文学的经典化来得重要。不过在大学阶段,教授外国文学和教授本国文学,两者之间具有相似的准则性功能(normative function)。从出版界来看,一位作家成为经典,则可能显示在著作多次再版、重译、作品全集出版,或是作家入选具有声望的丛书等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上。

现代华文文学获得肯定的指标

如同其他非西方国家的文学,华文文学由于处在全球文学图谱的边缘位置,使其与西方国家文学的情况略有不同。中学阶段的中文课上,很少讲授中国文学。大学相关系所的课堂上,会研读知名作家的作品选,不过固定的文学教科书或读本并不存在(中国编选的文学作品选,法国大学很少使用)。而一个中国作家被法国两种教师资格考――CAPES(中等教育师资合格证书)及Agr-gation(高等教师资格甄试),其中一种列入中国文化和语言竞试项目的必读书单,乃是一种获得肯定的指标。然而大多时候,入选书单的原因,和作品是否近期内在法国书市得到热烈回响,或受到同时身为某作品译者的考试评委的推荐,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说贾平凹的小说被列入书单,是在他的小说《废都》于1997年荣获费米娜文学奖之后;莫言的《丰乳肥臀》和余华的《兄弟》成为考试主题,都是在法译本问世后)。白先勇(《台北人》)是台湾迄今唯一被列入CAPES中文竞试项目书单的作家①。反过来说,获得肯定也可能影响接下来的翻译选择:王小波的几部作品,由于被选为Agrgation的文学竞试主题之一,连带地也出现许多翻译他作品的提议,提议者大多是当届报考者。

至于博士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由于数量较少且影响力较弱,在作者的经典化过程中,只是一个次要因素。不过,学术论文除了见证了这个经典化过程,还使其更加无可置疑。综观过去四十年在法国通过答辩的现代华文文学博士论文,不令人意外的是,不论是注册在汉学所或是比较文学所,其中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依序乃是鲁迅、老舍、巴金。程抱一(Franois Cheng)的作品虽然是用法文写就,有时仍被认作是中国作家;在他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作品开始受到较广泛的注意以后,也成了数个博士论文的主题。而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关于台湾文学的博士论文,都是由台湾学生撰写的。这点也证实了台湾文学在法国的学术领域,尚缺少肯定。②

学院标准影响一般大众的认知,主要是透过翻译和编辑丛书。不过,至今尚未有任何中国现代作家,得以跻身伽利玛出版社的七星文库(Gallimard/La Pliade)。这套出版世界经典作家作品的丛书,曾出版过一些著名的中国古典小说,日本现代作家则有一位──谷崎润一郎。伽利玛出版社另一套《认识东方》丛书(Connaissance de l’Orient),于1956年由知名比较文学学者艾田蒲(tiemble③)创立,专门出版东方古典文学,但也曾出版过几位中国现代作家的著作,比如说苏曼殊、鲁迅和郭沫若④。一个现代作家能名列如此具有声望的丛书,可以算是获准进入经典作家的殿堂;不过由于人数极为稀少,以此导出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接受程度,结论恐会失之轻率。

重译也是一个参考指标,能够表现对某特定作者的持续关注,不过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领域里,至今仍十分罕见⑤:老舍的《骆驼祥子》在20世纪70年代从中文被译成法文,比另一个从英文版译成的法译本要晚了二十年⑥;鲁迅的《呐喊》,十五年间出现了两个法译本,皆是直接从中文译成⑦。无论如何,一个作家的经典化,必要条件是能持续地,甚至是永久地,出现在书店和图书馆的陈列架上。老舍或巴金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地位;沈从文在法国则因发掘较迟,光芒又稍被新时期文学的后起之秀掩盖,虽有经典作家的地位,但不如前两者。

台湾文学在法国之概况

对法国出版社来说,重视台湾文学的价值,尚未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出版台湾作品因此承受较轻的压力。政治动机仅扮演次要的角色,但是当台湾官方机构赞助某个翻译计划时,这项因素便有可能浮现:至少曾有一次,台湾官方建议我与安必诺(Angel Pino)、陈庆浩创立台湾文学丛书中,必须纳入更多的本省籍作家!

相较于中国大陆的文学(获得较多媒体关注),台湾文学处于边缘地位,这种情况引发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结果。从一方面来说,中国大陆作为新崛起的力量,引起了大众的兴趣,然而中国大陆的文学作品法译,较受最新时事议题影响,出版商和译者较倾向于出版具有话题性的作品,即便作品的成功只是短暂的,且几乎不可能成为经典。比如说《狼图腾》法译本出版时,曾主要被赞为出版界一大盛事。出版商Franois Bourin在本书专属网站上宣称其为:“毛泽东死后中国第一畅销书”。文学价值再怎么薄弱的作品,只要能让读者管窥中国,就能吸引出版商的注意。台湾文学的法译较不受制于时事,因而与作品的内在价值关联较大。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文学的出版商长久以来深信,这个大国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回,将是真正的中国诺贝尔奖得主)。这个信念,导向了把几位诺贝尔奖的可能得主经典化的结果(莫言乃是其中最常被提到的)20。当然,几位台湾作家也曾被列入诺贝尔奖可能得主名单21,但无论如何,这不会是出版台湾文学的重要动机。基于以上提到的两个理由,作品本身胜于作者本身,乃是翻译台湾文学时的焦点。

作为理想书库的丛书

丛书若非随机编成或随波逐流地反映文学时事,也会是经典化过程重要的一环。安必诺、陈庆浩和我于2000年创立的“台湾文学”丛书(Lettres tawanaises),是法国至今唯一一套专门引介台湾文学的丛书,创立宗旨乃是希望呈现出台湾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多样面貌。这套丛书带有游牧性,并不附属于一间固定的出版社,这让我们有机会能为每一本作品,依照出版社不同的出版方针,找到合适的位子。除此之外,法国读者对台湾历史和社会,所知非常有限,向他们介绍翻译作品的背景乃是首要之务。因此,这一套丛书采取了历史化的切入方式(historicizing approach),强调台湾的特殊性和建构在其上的意象,与岛上数波移民潮带来的族群和历史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这个而今在台湾被广泛接受。在“台湾文学”丛书中,比较是从作品的选择和介绍中流露。《想我眷村的兄弟们》(mes frres du village de garnison)选集,借由并置不同族群出身的作家,如黄凡、张系国、朱天文、朱天心、苏伟贞、黄锦树和田雅各布,展现了台湾社会的复杂性。选集里的作品反映了台湾晚近历史上的政治动荡和失落幻灭r赖索,黄凡小说里的主人翁,生于日据时代,曾是“台独”运动的一份子;朱天心的小说描绘了眷村的生活,而苏伟贞调查了外省第二代的记忆。第二本选集《朱家作品选》(Anthologie de la famille Chu)则将朱西宁和他两个女儿的作品集结成册,随着两代的经验,呈现了从思念中国大陆到在台湾生根的过程。

“台湾文学”丛书收录的作品,大多是在台湾已经被“经典化”的,不过选择的标准在于强调出创作背后的大环境,比如说黄春明的《锣》里,经济环境上的转变,使得无法适应的小人物被时代淘汰;或其子黄国峻的《麦克风试音》中描写的后现代消费社会。丛书里最新出版的舞鹤的《余生》,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原创力,描绘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事件和他们与所谓“文明世界”的关系。在封底和大量的脚注中特别强调台湾的背景,乃是使本丛书有别于其他偶尔涉及台湾文学的出版物的特点之一。

值得一记的是,以上系统性的切入方式,与台湾本地诉求以岛上现代史全貌建立台湾文学经典的努力,是朝同一个方向进行的。与台湾文学仍被视作“自由中国”的文学的时期相较,已有长足进步23。我们继续往这个大方向建立丛书,并不是为了否认台湾作品的普世性(universality)或个人出色才华的存在,而仅是将这个以社会历史观点切入的方法当作起步,意在法国读者心中建立一个台湾的形象;最终乃是希望让法国读者了解,台湾的确存在着具有国际高度的作家。■

【注释】

⑤译者在两间出版社出版的双重译本在此不列入重译的讨论范围[这种情况在中国签署伯恩著作权公约(Berne Convention)前曾发生过数次];外文出版社(Foreign Languages Press)曾在中国出版了一系列外语译本,之后在法国出现的重译也不算在内。

⑥Lao Sheh老舍,Coeur-Joyeux,coolie de Pékin《喜乐之心,北京的苦力》,Jean Poumarat译自Evan King的英译本,Grenoble/Paris:Arthaud出版社,1947;Lao-Che老舍,Le Pousse-pousse《人力车》,Franois Cheng(程抱一)译,Paris:Robert Laffont出版社,1973.

⑧莫言在我修改本篇论文时获颁诺贝尔文学奖。

⑨这本辞典收录了1994年出版的《世界文学辞典》中(Dictionnaire universel des littératures, Béatrice Didier主编,Paris:PUF出版社)有关中国文学的所有条目。

⑩参见她的抨击小册Pour Luxun:réponse à Pierre Ryckmans(Simon Leys),Lausanne:Alfred Eibel,1975,及李克曼(Simon Leys)的回应:“L’oie et sa farce”,in Simon Leys,Images brisées,Paris:Robert Laffont,Bibliothèque asiatique,1976,pp.181-197.

111970年代的鲁迅译本几乎全是由米雪儿・鲁阿在巴黎第八大学成立的“鲁迅小组”翻译的。值得一记的唯一例外,是他的散文诗集《野草》,由李克曼译为La Mauvaise Herbe(Paris:10/18,Bibliothèque asiatique,1975)。这个书名,译回中文乃是“杂草”之意,曾引发了米雪儿・鲁阿的不满。

12Franois Jullien,Cahiers Luxun 1(Fonctions d’un classi-

15棉棉曾受邀上法国知名的文学节目《文化汤》Bouillon de culture,卫慧则上了综艺节目。

18Zhu Ziqing朱自清,Traces,Lise Schmitt编选、翻译及介绍,Paris:Bleu de Chine,1998.

20观察未来几年出版商的出版策略是否会因莫言获奖而改变,将会非常有意思。

21Wendy Larson 和 Richard Kraus 曾于1989年时写道:“有四位作家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巴金、艾青、北岛和王文兴。”

23参阅齐邦媛等选编:《中国现代文学选集:台湾1949―1974》,台北:国立编译馆1975年版。本选集的法文版 于1989年出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Summer Vacation
如果我是世博会的志愿者
what do you think of Internet
The World Expo in 2010
ard to The Teacher
My Motto
father is a gentle man
Shanghai Museum
Health or Wealth
一轴四馆
my pet cat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Bikes or Cars
城市最佳实践区
An Accident
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
试论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测量仪器的使用
水利工程硕士就业前景分析
崇明岛土质大堤的水土保持
河道行洪分析方法综述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
卧龙镇熊猫苑后山斜坡应急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超前地质预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探讨
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刍议
土工织物在流溪河干渠淤泥泉涌堤段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类型及建设阶段划分
坝基工程作业指导
简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整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习
《我不是最弱小的》写作指导
《我不是最弱小的》随堂练习-----提高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之老师语录
《我不是最弱小的》整体阅读感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三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四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精神的意义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问题探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相关新闻
《我不是最弱小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