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食元老王世襄:自然,自在

美食元老王世襄:自然,自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9

美食元老王世襄:自然,自在

用看似不起眼的食材,做出令人赞叹的美味,比用昂贵的食材烹调,更有意思,这是王世襄美食哲学中重要的信条之一。

糟香思故乡

王世襄是民国最后一位离世的美食元老,被称为当代京城著名学者型的烹坛圣手。

在传统文化里,文人学庖算是一种雅士之乐。王老在美食领域的名气和他在明式家具、鸽哨、竹刻、蛐蛐儿罐等各种民俗领域的名气一样为世间称道,被称为近代的旷世奇才。

王老会做菜、会吃菜,尤其会评菜。朋友们和王老一起吃精美的菜肴的同时,都喜欢听他品评。1983年,刚刚改革开放,北京举办过一次全国一级厨师大赛,特邀了三个评判员,就是北大王利器教授、溥杰和王世襄。据说王老一天之内品尝、评判了各种流派的80多道菜肴。

王世襄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进厨房,看家厨做菜,这些家厨都是当时的名师。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他很小就开始自己上灶做菜。

王世襄的祖上是福州望族,虽然他是北京出生的,但在家庭的影响下,其口味有很重的福建烙印,他拿手菜的烹饪手法不是北京菜的做法,而是以福建菜为主,以江浙、淮扬菜为辅。

王世襄家经常请一位居住在北京的福建名厨陈一泗来家主厨,陈的手法就是福建手法,对王世襄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糟”的手法,更是成为王世襄后来拿手名菜的一大特色。比如糟熘鱼片、糟煨茭白、糟煨冬笋、糟蛋海参等等。福建菜系认为糟香不同于酒香,做出的菜有特殊的风味,绝不是酒能代替的。

江浙、淮扬、山东都有少量的糟菜,但是闽菜一大特色就是擅用红糟做调料,这和其他地方的糟菜有所区别。因为糟香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以在福建流传着“糟香思故乡”这样一句俗语。这种情思必定也在王家的祖辈中存在,进而影响到王世襄。

王世襄对糟特别钟爱。后来他去朋友家做客,甚至去干校,都要带上自己做的香糟汁。

他儿子王敦煌在其美食著作《吃主》中介绍过王家这种香糟汁的做法。

用高桩碗倒进半碗香糟,这种香糟是在孔乙己酒家买的。先加热水少许,用勺子在碗内将香糟反复碾压至酱状,之后倒入古越龙山等陈年绍酒,加盐少许,再用勺子搅拌。用碟子将碗口盖上,放12小时。最后用白纱布过滤出的汁水即是香糟汁。

除了福建,我国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糟菜,其中浙江著名的糟菜有糟熘鱼白、糟鸡、糟蛋、糟烩鞭笋等。王世襄的拿手菜糟蛋海参、糟煨冬笋其实都借鉴了江浙做法。江苏的著名糟菜有煮糟青鱼、糟煎白鱼、糟鸭等。山东糟菜里有糟蒸肉、糟油口条、糟煎牡丹鱼、糟溜茭白等。王老在《桂鱼宴》一文中曾说山东菜最擅长香糟,我觉得这不太准确,最擅长的还是福州的闽菜,其次是大淮扬菜系,包括江浙一派。

川菜中也用糟,不过用的是醪糟。醪糟与红糟的区别不过是前者用的是黄酒的糟,而后者则是用糯米酒的糟。

拜三会和杂合菜

王老有一篇《答汪曾祺先生》的文章,说自己做菜的特色就是“杂合菜”或者“票友菜”,说明他做菜兼采众长,而且有自己的发挥。

汪曾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王世襄去朋友家吃饭,不但自己上灶,还会自己带主料、配料、调料。这一点其实在一些美食家身上并不少见,上世纪80年代我去朋友家吃饭,都会自己带食材,特别是自己家做的豆瓣、腐乳、泡姜、泡椒等。有时还会自己带菜刀,因为用别人家的刀切菜不顺手。

王老和朋友聚餐,叫拜三会,一般10人左右,定期聚会,轮流做东,做东的人主勺。因为聚会的时间是每周三,所以叫作拜三会。

王老做东的时候,除了他拿手的糟菜之外,他常做的还有雪菜烧黄鱼、海米烧大葱,其实这两道菜都是淮扬菜里的家常菜。此外还有火腿菜心、鸡片烧豌豆、糖醋辣白菜、羊油麻豆腐、面包虾等等。这里我们介绍王老比较特殊的两道拿手菜。

第一道是炖牛舌,这道菜是王老根据西餐罐焖牛肉的做法发明的。他是将新鲜牛舌除去外膜,切厚片,入砂锅。先用猛火,后转文火,炖焖6小时。期间依次加入黄酒、精盐、酱油、姜片、葱头以及切成滚刀块的胡萝卜。

王老另一道拿手菜是“锅塌豆腐”。其具体做法是用黄酒泡虾子,加酱油、精盐、白糖,如果有高汤加一点更妙。南豆腐半斤,切三厘米见方薄片放入碗内。鸡蛋三枚,打碎倒入豆腐碗中,加入少许煸热的葱花拌匀。炒锅放素油,烧热后将豆腐、鸡蛋倒入,摊成圆饼,两面煎成金黄色。待将煎熟时,倒入泡有虾子的调料,用筷子在饼上戳几个小洞,令调料渗入其中,即可起锅。王老学这道菜的小饭馆在解放前沙滩马神庙路北,当时北大不少师生都去吃过。

王世襄晚年时经常抱怨说,现在的饮食都变味了,最幸福的是孩子们,因为他们没吃过从前的好东西,不知道现在的东西有多难吃。上世纪90年代之后,王老就再没写过美食文章,他说无从下笔,吃饱肚子而已。

王老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很多食材原料没有了,工艺也失传了。牲畜、蔬菜都是被饲料添加剂、化肥促长的,失去了自然的味道。化肥和自然肥对蔬菜味道的影响是大不一样的,我在老家就做过实验,用两块地种葱和白菜,一块施化肥,一块施自然肥,成熟后的口感、口味相差很远。现在的蔬菜很少有鲜味,只能靠味精、鸡精提鲜了。

王世襄和儿子王敦煌都认为决定一道菜的好坏,食材的因素占90%,工艺只占10%。

春菇秋蕈总关情

对于蘑菇,王世襄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春菇秋蕈总关情》,文章提到,他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常常骑车去香山游玩。在香山附近,他结识了一名采菇高手,人称“蘑菇王”。这人告诉他,香山的蘑菇分大小两种,大而色浅的叫白丁香,小而色深的叫紫丁香。“蘑菇王”还向王世襄传授了很多在香山采蘑菇的路径和诀窍。 后来,王世襄的儿子王敦煌在《吃主儿》一书中也记述了很多关于父亲采蘑菇、烹饪蘑菇的轶事。他说父亲只要一闲下来就要琢磨去采野生蘑菇。一次,他甚至骑车到永定河小学的传达室,找到了以前经常给菜市场送野生蘑菇的张老汉,并向张老汉求教采野蘑菇的地点。于是张老汉把永定河河源的几处“蘑菇产地”告诉了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喜,在“取经”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就带上自己去永定河河源采蘑菇了。

王世襄在自己的著作里也经常提到采蘑菇。王写到,京城采蘑菇的高手多集中在右安门外和永定门一带,他们每个人都有几条采蘑菇的“秘密路线图”,隔几日就会巡回采一次,生手很难发现这些蘑菇的生长之处。后来朝内、东单的菜市场都很难买到野生蘑菇,只有菜市口的菜市场里还有。我觉得他对蘑菇的痴迷和张大千有一比,后者在敦煌工作时也千方百计地找蘑菇,这也是一种美食精神。

王世襄对烹制蘑菇有很多独到的心得。王老曾介绍过一种叫柳蘑的蘑菇,他说柳蘑“蕈色土褐,蓄聚而生,有大有小。烹饪时宜加黄酒,去土腥味。烩、炒皆可,而烩胜于炒,用鸡丝加嫩豌豆来烩,是一味佳肴”。还有一种叫鸡腿菇的蘑菇,“菌柄较高,色稍浅,炒胜于烩” 。

王世襄接触、喜爱的主要是北方的蘑菇。北方气候下生产的菌类统称口蘑,这些蘑菇大多产于河北和内蒙古,由于其最大的集散地在张家口,所以统称“口蘑”。口蘑又分为白蘑、青蘑、黑蘑、杂蘑四大类。王老文章中提到的口蘑大多是白蘑。

口蘑的称法始于清初,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有口蘑煨鸡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到张家口,也曾赋诗赞美 “口蘑之名满天下”。

葱香扑鼻

王世襄不但亲自做菜,还亲自买菜。他每天一早出门,去朝阳市场门口排队,开张的铃一响,他就第一批冲进去。和他一起逛菜市场的,有保姆,也有名厨,比如给班禅做菜的刘文辉。王世襄说,骑着自行车去市场买菜,是人生仅次于“吃”的最大乐趣。

王老擅长用最简单、最家常的食材做菜。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朋友要求与会每人做一道拿手菜。当时的食材很丰富,可王老却做了一道焖葱,用的就是最便宜的山东大葱,没有其他配菜,结果做好后被大家一抢而空。

和这道菜相似的,王老还会做一道海米烧大葱,王老先生的做法是先用黄酒将海米泡开,再加入酱油、白糖。大葱切成两三寸的段儿,先用素油将葱段儿炸透,炸好后码在盘中。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锅中,收汤后浇到码有葱段儿的盘内。此菜是谭家菜的常客金潜庵的最爱,据说源于淮扬菜。此菜只能初冬做,立春后的葱就无法再用。

葱的类别有大葱、分葱、香葱。葱可炖、煨、烧、焖,可制葱油、葱姜油、葱椒油、葱豉油等,这些油用来拌、炝、炒、爆,味道都很好。

王世襄与儿子王敦煌都赞同一个美食观点,就是食材的选择一定要当季。比如最普通的葱,选择的时令不同,味道也不同。比如山东名菜葱烧海参,就必须要用霜降之后、又没有被霜冻坏的大葱。所以葱烧海参这道菜只能在入冬之后吃。

王世襄不仅喜欢大葱这样新鲜便宜的时令蔬菜,而且做菜的时候经常不放味精。到了比较讲究的酒店吃饭,他常会下意识地把用作装饰的萝卜花、仙鹤、小桥挑拣出去。生活中他其实非常随和,这个动作完全是出于厌恶形式主义的本能。这种自然与自在的态度,是王世襄对美食的态度,也是他对生活、对学问的态度。

文/(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两人之家和一人之家
留在照片上的回忆
烦恼的双休日
给爸爸的生日礼物
一次难忘的采访
第一次网上购物
急“飞”的感觉
第一次杀鸭
第一次走夜路
纺织姑娘
网球“菜鸟”
较量
逗笑比赛
劳动技术课
时间保卫战
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描述(1)论文
探析军队审计干部在职教育
政府审计工作转型的探索
浅谈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近期思路
浅析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的特点与内涵
浅论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税务机关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1)论文
国有煤炭企业如何开展能源环境审计
谈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议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1)论文
对创新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要点浅析
探讨电气工程财务审计的应对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1)论文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