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古人菜篮子里的“外国蔬菜”

古人菜篮子里的“外国蔬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8

古人菜篮子里的“外国蔬菜”

从黄瓜、西红柿到莴笋、菠菜,从大蒜到辣椒,现如今,中国百姓菜篮子里的蔬菜可谓品种繁多。殊不知,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的许多蔬菜并非中国原产,而是引进的“外国蔬菜”。

汉代“重口味”: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中国人开始批量引进外国蔬菜,始于秦汉时期。其中以汉武帝时最为突出,著名外交家张骞经“丝绸之路”,从西域带回了一批果蔬新品,大蒜、胡荽(香菜)、苜蓿、胡瓜(黄瓜)、胡豆(蚕豆)等,都是这一时期引进的。

从所引进蔬菜品种看,汉代“重口味”,受欢迎的大蒜、香菜都有特别重的味道。其中,对中国食俗影响最大的是大蒜。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种蒜”条引《博物志》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大蒜在引入以后,就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吃大蒜瘾比较大的可能是唐代人。大蒜被古人当荤菜,出家人是禁食的,但据《广五行记》记载,唐咸亨年间,有个和尚因为没有大蒜,连吃鱼、肉都没有胃口。

大蒜的刺激性和荤臭味都很大,与其同时引进的胡荽则温和多了。胡荽有特殊的香味,食后满口留香,因而得名“香菜”。但古人更看重胡荽的“解毒”功能,几成万能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条中,曾列出它的9种药用功能,其中第一条就是主治“痘疹不快”。

隋唐人“重口感”:唐太宗时“尼婆罗国献波棱菜”

隋唐时期,中国又出现了一波蔬菜引种热。但与汉代人“重口味”不同,隋唐人更重视被引进蔬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比较“重口感”。其中,最出名的是莴苣和菠菜。

莴苣,有莴笋、苦苣、白苣、生菜、老鹳菜等多种叫法,最早在唐孟诜《食疗本草》中已提及。在这些叫法之外,莴苣还有一个“千金菜”的雅称。为何叫千金菜?宋初人陶Y《清异录・蔬菜门》“千金菜”条是这么说的:“J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苣也。”原来莴苣是中国人花高价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故得此名。

J国在哪里?据考证为西域古国,秦汉时已存在。因为“J”字古同“禾”“和”,有学者推测,J国极可能就是以盛产美玉著称、位于今新疆境内的古和阗国。

莴苣虽然是一种大众蔬菜,但在历史上一度被视为珍品。据南宋《清波杂志》“生菜”条记载,绍兴七年(1137年),宋高宗赵构巡幸建康(今南京),在返回途中路过丹徒新丰镇时,提出要带两篮生菜,幸好随从官员紧急办齐。生菜因此身价大增,成为“珍品”。这里所说的“生菜”,就是莴苣。

相比莴苣,菠菜似乎更受古人欢迎。菠菜又叫波棱菜、波斯草、赤根菜,美称“鹦鹉菜”,鲁迅笔下叫“红嘴绿鹦哥”。菠菜引进中国的时间在《唐会要》里有明确记载:“太宗时,尼婆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结合唐代诗人刘禹锡《嘉话录》中,“菜之波棱者,本西中国,有僧自彼将其子来……”一语,可知是僧人所献。

尼婆罗、波棱,都是今尼泊尔的古称,又写作“颇国”。菠菜其实并非尼泊尔的特产,其原产波斯(今伊朗),故有“波斯草”一说。虽然菠菜非中国原产,但自7世纪引种后,在古人悉心栽培下,形成了与“欧洲菠菜”相对应的“中国菠菜”:子实有刺,保留着较多的原始特征,叶狭长而有缺刻,可四季播种。

明朝人“重外观”:海椒“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宋元以后,特别是明代中后时期,胡萝卜、辣椒、西红柿……又一批外国蔬菜来到了中国。从这一时期起,海路成为中国引进蔬菜的主要通道。

在明代引进蔬菜中,最有影响的是辣椒。可以说,辣椒不仅引发了长久的餐饮革命,而且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如今风行全国的湘菜、川菜,都是因为辣椒的出现才成为名菜的。

辣椒,古有番椒、海椒、辣茄、辣角、秦椒等多种称呼。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最早提到辣椒:“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遵生八笺》刊行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时为明朝后期,辣椒就是此时传入中国的。

辣椒原产美洲墨西哥,15世纪末,由哥伦布带到欧洲。那么,辣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传统观点认为,西线由“丝绸之路”进入;东线从海上由东南亚传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几条新的传入路线,其中比较靠谱的,是辣椒最早由浙江及其附近沿海“登陆”。

最早记载辣椒的地方志是清康熙十年(1671年)浙江《山阴县志》,最早提到辣椒的《遵生八笺》的作者高濂也是浙江人,这并不是巧合,说明浙江种植辣椒已不鲜见。

为何最早见到辣椒的江浙人没有将辣椒吃出名堂?除了地理、气候、喜好诸因素外,或与当初对辣椒食用价值认识不足有关。原来,辣椒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

把蔬菜当观赏植物引进,这也是明代时外国蔬菜入华的有趣方式和现象,外观好看的植物受欢迎。如西红柿,初称“番茄”,人们不敢吃,也是出于观赏目的引进的。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和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是将其当观赏植物看待的,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番茄才进入普通中国人的菜篮子,“始食之”。

中西部“重刺激”: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

虽然浙江人可能是最早吃上辣椒的,但最能吃辣的是川、渝、黔、湘、鄂几个省区的人,这几个地方的古人“重刺激”,越辣越上瘾。其中,最早将辣椒吃出名堂的是湖南人。

湖南地方志是最早出现吃辣椒记载的方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宝庆府志》《邵阳县志》等志书中已有记载。由于辣椒被古代湖南人称为“海椒”,于是有学者推测,湖南的辣椒极可能是由临海的浙江传入的,如是从广东传入则应叫“番椒”,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辣椒由浙江登陆说。

同样以食辣出名的川、渝、黔地方志上,关于辣椒的记载则相对较晚。如四川,有关辣椒的记载比湖南晚半个多世纪。但辣椒传入川、渝后,似乎一夜传遍各地,最晚在清朝后期,四川人能吃辣、不怕辣已全国出名。清末人徐心余《蜀游闻见录》中“辣椒”条是这样说的:“辣椒一种,各省皆有,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女孩节”联欢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秋赏月晚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6)
《开国大典》观后感(8)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精彩的篮球赛》
春天的校园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怎样写施工方案?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和试验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论安全玻璃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
对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浅论工业厂房的建筑艺术
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试论农村整洁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
论文化广场设计
十句话记住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笋芽儿》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笋芽儿》教学目标
《戏答元珍》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