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作业批改多用“T”

作业批改多用“T”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8

作业批改多用“T”

近日,在网上看到苏州一所学校的老师在新学期批改作业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学生做错题时,不是打上红红的“×”,而是改用了绿色的“T”,学生可以在“T”旁边获得一次改正的机会。老师介绍,这绿色的“T”代表的是Think(想一想)和Tips(小提示)。学校的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可是,在下面的网络跟帖中,既有对这种做法持肯定态度的,也有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最后还是成绩说了算,而且后一种说法得到的赞还很多。看来,这种做法在网友眼中优势并不特别明显,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一定要大加鼓励,积极推广,否定这种做法的认识并不可取,因为:

首先,从学生评价模式的突破来说。长久以来,我们评价学生正误的方法就是一成不变地打“√”或“×”,而且根据前后两个符号在一次作业上的多少对比来作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判定。当然,如果后一个符号多过老师的预期,那迎接学生的是轻则重做,重则挨批、请家长。这样的评价,几十年如一日,大家也已习以为常。而我们忽略掉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引导学生思考和自我修正。一个“T”,表现的不单是一种评价方式的改变,也是一种评价思维的改变,这为我们突破学生作业评价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次,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说。学生的发展真的如网友所说是成绩说了算吗?这当然是不对的。要知道,今天我们面对的小学生,等他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是十五年甚至二十年后,那个时候对于每个人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应该有更加高的要求和期盼。今天的教育影响和决定着那时的社会发展。解放学生的思维,在评价方面用学生欢迎的方式进行引领,这不单是一个小小的“T”的改变,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富有深度的思考。同样,免做作业卡、体验作业单、分层作业、生活作业,都是很多老师关于形式和内容的一些改变,它们和绿色的“T”一样,都在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做准备,为学生个性的成长提供更多元化的支撑。

再次,从学生心理认同感来说。红与绿本就是两种鲜明对比的颜色。红色代表紧张、压抑、刺激,而绿色代表平和、希望和疏缓。“×”呢,被学生形象地称为“飞机”,作业本上停满了被打败的“飞机”,这本身就是向学生暗示“失败”和“挫折”;而“T”呢,正如老师所介绍的,代表着Think(想一想)和Tips(小提示),这是给学生鼓励和提醒,是让学生在安全和放松的状态下继续进行思维的开发、头脑的训练,而且是在自觉主动的状态之下。两相对照,学生对绿色的“T”只会觉得亲切,只会更加觉得学习有趣味――因为学习的过程充满未知的成功体验。一个改变,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保护。

最后,从老师自我角色定位来说。新课改以来,尽管“师道尊严”已经被很多老师从口头上抛弃,但在内心,仍然并没有真正树立起师生平等的观念。一个大而鲜红的“×”,不正是老师高高在上的心理地位的体现吗?这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影响着师生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认同,也间接造成了教育效率的低下。改变这种现状,依靠的不是任务布置,也不是命令,而是真切的行动。试想,当老师用“想一想”和“小提示”代替武断的“×”时,学生对老师的认识以及认同都发生了悄然变化。而老师,也由学生的裁判变成了学生的伙伴,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建议者,老师的角色也得到真正的落实。

为这样的“T”叫好。而为了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还可以做一些突围和创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意义的生日
儿童节的来历
夏日趣事
美食家的结局
看话剧
自我介绍
小白龙
看医生
遇到难题想办法
魔鞋
奶奶家的小鸡让猫叼走了
小猫
时间一去不复返
游赣东北乐园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下)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学原理法学理论论文(1)
在规范与价值之间 ――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法伦理学如何可能
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法学理论论文(1)
法院取证违宪吗?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学理论论文(1)
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制度实务的几点看法法学理论论文(1)
两种自由概念(四)法学理论论文(1)
董事忠实义务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方法法学理论论文(1)
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二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八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二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三
《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六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一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一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五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三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