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思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思

学科教学生活化已经是公众认同的现代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于像生物这样的自然学科而言,寻找其与生活的关系并基于生活作出一定的提升,原本就是生物教学的基本途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试的压力,现在很多高中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吸收的有助于生物学习的营养日益减少,因此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强。相应的,面对这一挑战,也考验着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记忆知识奠定基础

生活与生物关系密切,而信息社会在让学生远离体验式的生活的同时,却可以让学生更宽泛地接受到丰富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在生物课堂上加以演绎,就可以成为良好的生物教学资源。

譬如对于滥用抗生素这一话题而言,就可以让其为生物教学提供服务。相信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高中生物同行一定意识到其与生物当中的“进化”知识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中,当笔者提出滥用抗生素并且着重强调“滥用”这一概念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滥用抗生素这一说法,但他们也只是大概地知道其恶果是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对于其中的机理却不清楚。而当笔者提到这一话题时,又有学生插嘴:那以前的非典病毒与这几年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与抗生素的滥用有没有关系呢?笔者当时就意识到学生的这一提问与本课关系密切,事实上其他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有类似的生活认识。于是结合这些例子,笔者给学生讲授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不仅会有遗传,还会有变异,而变异的结果又常常是细菌的适应性更强,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就是能够让细菌在变异时更加适应抗生素环境,从而最终有可能形成所谓的超级病毒。

类似于上面的教学过程学生显然是感兴趣的,且凭着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这样的知识根本不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采用机械的讲授,则学生的记忆必定是机械的,而机械记忆的结果就是难以形成持久有效的长时记忆。相反,如果有了生活事例的支持,学生的理解就不再机械,而是成为有意义的记忆,这种记忆结果在学生需要重现时可以迅速准确地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从生活中寻找事例作为生物教学的基础,是可以让生物教学走向高效的。

二、用生活中的方法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方法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教学是离不开方法的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方法的呈现一般有显性和隐性两条路线,纯粹的生物知识教学中,方法往往是伴随着生物知识的出现而进行的,这样的方法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能够从生活中寻找方法的原型,则可以让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对于食物与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产生与利用,如果纯粹地用生物术语作为教学语言,不是说不可以,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而事实上,食物在人体内被消耗的过程,就是能量产生并被利用的过程,能量被谁用了呢?当然是细胞,于是可以将细胞比作生活中要消费的人,这样的类比是有道理的:学生对具有生命的人是有着明确的理解的,而具有活力的细胞一方面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同时又可以看作一个人。而人在生活中是需要消费的,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就类似于人所需要的钱,而当钱流通起来时,就类似于细胞中的能量流通货币ATP!在这样的类比中,细胞在呼吸时将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合成了ATP,此时能量相当于人手中已有的钱,当细胞消耗完已有能量还需要新的能量时,就需要将肝糖分解成葡萄糖,而此时的肝就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人没有钱用了时想到的银行……总而言之,在这样的类比中,可以将细胞的“生活”所需全面地类比在人在生活中的生活需要,这样的类比与一一对比,可以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ATP知识。事实上如果翻阅本知识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采用这种类比方法的教师很多。

在笔者看来,这一实例应当更好地建立在方法基础上,因为类比既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方法,也是生活中常用的理解方法,当从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生物教学时,会发现生物教学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

三、用生活中的资源为学生探究知识生成理解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自然是离不开科学探究的。问题在于,科学探究这一概念出现之后,常常将其当作一种高大上的教学思路,似乎在学生的生活中是没有探究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素材,是可以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如在“酶的特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如何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呢?笔者以为这就可以设计成一个探究的过程,结合相关教学资料,笔者选择让学生进行实验,实验中既用到实验里的氯化铁、过氧化氢等,又从食堂里找到一些猪肝,并利用其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来验证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经过实验及比较发现,当将氯化铁置入装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时,两者会起缓慢的反应,而当滴入过氧化氢酶之后,反应迅速变快,一下子就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可以用带有余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这一探究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事先应当向学生寻找建议,猪肝研磨液的抽取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去完成。而探究的过程显然应当全程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样的探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其就用到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从而让生物中的探究可以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坚持生活化的思路,带着这一思路去设计并实施教学,可以让学生与生物之间不再存在隔膜,从而让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穿越时空的对话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我们的社区
《凡卡》续写
读《老人与海》有感
脚踏一方土
荷花淀派作品
心声(续写)
曙光社区居民文明公约
一处美景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变色龙(续写)
脚踏大地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
我是社区小主人
个性装饰风格
美国的老桥与北京的门楼
中外景区规划师切磋规划理念
城市文化环境的评价标准
论现今园林景观设计不足
首博追求建筑特色木质幕墙独领风骚
园林规划设计软件实用性和园林设计图纸规范化浅谈
庭院设计十大原则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方法
景观设计中的“灰色空间”
如何保持景观要素的一致性
小庭园设计的20个要素
假山叠石的基本技法二
建筑的模仿与抄袭
为住宅规划设计挑“刺”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趣闻故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的意思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梳理
《小英雄雨来》美文欣赏 夜送鸡毛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习作:给表姐的一封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习作:给外公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