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2

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摘 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实验材料、器材的选择到实验方法步骤、注意事项,都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的思维,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自主性;实验设计

【教材简析】

三年级第三单元是“水”单元,其中《生命离不开水》一课中,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的实践活动,目的使学生亲眼目睹植物需要水分的事实,加深对“水帮助动植物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理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第一单元中的动手环节比较简单,是“玩”科学。第二单元是观察和记录,然后进行比较等,探究“味”不浓。而第三单元的活动就有典型的“做”科学、探究过程了。但如何探究,学生几乎是一窍不通的。因此,这个活动有一定难度。

【教学实录】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进行实验验证呢?

生:可以用动物和植物进行实验。

师:用哪种动物或者植物呢?

生:用蚂蚁。

生:不行,水多了蚂蚁会淹死。

生:用鱼。

生:也不行。鱼要游动,就要大盆,就看不出水面的变化了。

师:用小动物进行实验,好像挺难施行的。怎么办呢?

生:我觉得用植物比较好。

师: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用比较常见的植物进行实验吧。用什么植物比较好呢?

生:可以用树。

生:树太大了,放在哪啊?

生:用花。

生:我觉得用小草更好。

师:你怎么会想到小草呢?

生:小草随处可见,而且挖几棵也没关系,要是大家都用花做实验的话,得要挖多少花呀?

师:哦,我们实验用的材料要选比较常见的、好找的、经济实惠的。那一次实验挖多少棵小草呢?

生:一棵就够了。

师: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不能把小草的根弄断了。

师:为什么呢?

生:把根弄断,小草会死,就算不死,也吸收不到水。

师:怎么挖才能保证小草根部的完整性呢?

生:把周围的土都挖上来,然后将土去掉就可以了。

师:怎么去掉土呢?

生:用手轻轻地拍打。

生:可以放在水里轻轻地洗一洗。

师: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比较合适呢?

生:饮料瓶。

生:杯子。

师:这些容器确实都可以放,但是,要便于我们观察水面的变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更合适些呢?

生:小一点的,只要能把小草的根部都放进去就可以了。

师:都放进去,放到什么位置合适呢?

生:让小草的根部能接触到容器的底部。

师:为什么?

生:这样就能保证小草每天都吸收到水,直到容器里的水都没有了为止。

师:那怎么观察呢?如何知道水被小草吸收掉了呢?

生:看水面有没有下降。

生:可以做一个纸条,写上刻度,一看就知道了。

生:也可以直接用直尺量一量。

师:每天观察到的数据要――

生:及时记录下来。

师:为了观察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可以将小草放在阳光下。可是这样的话,水分会被阳光蒸发掉,如何保证这些水都是让小草喝掉的,而不是被阳光蒸发掉的呢?

生(沉思片刻):

用塑料袋包,水分不会蒸发掉。

生:包的时候把小草的叶子部分空在外面。

【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如果老师将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一一告诉学生,他们也能完成实验,但是,这样的实验,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主动性肯定会大打折扣。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在本实验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从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到实验方法、注意事项,都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与本课所学知识相结合,逐一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提出合理的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精讲点拨,起到总结、概括、“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学生从用动物进行实验推翻后改为用植物,到用小草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语言寥寥无几,只是在最后总结“我们实验用的材料要选比较常见的、好找的、经济实惠的”,从而概括出选择材料的方法。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探讨“怎样保持小草根部的完整性”、“用什么容器?”、“如何放置?”、“怎么观察?”、“如何使小草喝水的效果更明显?”等问题。学生不合理、不完善的设计,教师并不急于否定,而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纠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都是在谈话过程中完成的,没有刻意“设计”的痕迹,而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却了解得很深入,可谓达到了教学的至高境界――“教学无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实验前的充分备课,保证了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减少了实验中的失误。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使科学探究在课堂上真正生根开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刘爷爷·旱烟袋·筛子眼
《金色的鱼钩》缩写
热爱生活的外婆
《金色的鱼钩》缩写
《金色的鱼钩》缩写
《金色的鱼钩》缩写
我的老师
重病之人
绣墨梅的妈妈
乐于助人的她
《金色的鱼钩》缩写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时髦女郎
一个穷困潦倒的人
《金色的鱼钩》缩写
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
建筑制图与审图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关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
人防电站施工图总结
工程技术人员的十大忠告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的发展及意义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绿色施工
某冬期施工方案策划纲要
土木工程学子就业方向在哪里
迅速提高看图识图能力
建筑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浅谈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如何快速看懂结构施工图
浅谈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两件宝》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