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2)刑法论文(1)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2)刑法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9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2)刑法论文(1)

在民诉法学界,对于诉权的性质和内容向来存在着争论,有“私法诉权说”、“公法诉权说”、“权利保护请求权说”、“司法保护请求权说”以及“二元诉权说”之争。尽管这些学说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但从各种学说的分析和比较之中,可以获得下列普遍性认识:第一,行使诉权的主体是当事人,它是当事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因此诉权是与审判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第二,诉权是以实体请求权为基础的,实体请求权是诉权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诉权实际上是当事人的实体请求权在诉讼程序中的转化;第三,诉权中包含了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的期待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在诉讼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起诉权、应诉权、主张权或抗辩权等实现的,因此诉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第四,诉权的行使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在法定的程序和制度空间内,可以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独立地决定诉权的运用和取舍,因此诉权具有可处分性;第五,诉权是双方当事人都享有的一种权能。

国家法律平等地保护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和正当权利,当他们之间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争议时,任何一方都享有诉权,都可以依法提起或者参加诉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诉权具有平等性;第六,诉权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在诉讼的任何阶段上,当事人都可以围绕着诉权进行相应的诉讼行为,因此诉权具有完整性。

二、诉权理论导入刑事诉讼之必要性分析

1、诉权理论导入刑事诉讼之意义 应该承认,作为人类社会解决纠纷的机制,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即都是国家司法机关运用司法权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与纠纷的活动。而司法权的被动性都要求,不管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司法的裁决都必须在当事人的请求和抗辩的基础上进行。

如果这一命题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最能反映上述特质的诉权理论也毫无疑问应当在刑事诉讼领域中有用武之地。 刑事诉讼中是否有“诉”存在,是刑事诉讼是否需要诉权理论的关键。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是肯定。在刑事诉讼中,大量的实体法规则决定案件的进程,左右最终的处理结果,其作用之发挥事实上就是通过诉的制度完成的。

这一制度由实体法和程序法共同确定,是联结实体与程序的关键环节。诉,微观而言,是一种请求,请求确认行为是否具备刑事违法性及行为人的可罚性;宏观而言,是以诉讼方式实现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平衡的法律制度。

从这个角度观察,刑事诉讼中的“诉”和民事诉讼中的“诉”有着相同的外壳,即都是通过请求的方式来启动国家的司法权,并通过诉讼实现国家对“诉”的承认或否定,达到对国家预设法秩序的维护。所不同的只是“诉”的内容而已——刑事诉讼中的“诉”涉及的是犯罪与刑罚问题,民事诉讼中的“诉”涉及的是民事纠纷与民事责任问题。

“诉”的存在决定了诉权的必要性,在刑事诉讼中诉权就是控辨双方进行诉讼的基本权能,一方面,它在动态的程序运行中得到满足,体现为个案中控辨双方诉讼权利的行使和保障;另一方面,诉权反映在静态的法律规定中,以各种具体的规范化的诉讼权利为表现方式:当实体法确定的社会秩序或者个人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时,代表国家行使控诉权的侦查追诉机关或者被害人就有了进行诉讼的权能,被控诉方也就有了利用程序为自己洗刷清白的对抗性诉权,诉讼程序启动之时,诉权便从纯粹的理论抽象形态演化成诉讼参加者的具体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的诉权与民事诉讼相比较而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共同之处在于:其一,诉权的平等性。民事诉讼中诉讼双方的诉权平等,刑事诉讼中国家诉权与私人诉权也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违反授权性和禁止性程序规范。

其二,诉权的对抗性。其中任何一方所享有的任何一项诉权,另一方都应当有相应形式的诉权以为救济。

其三,诉权的法定性。诉权之行使必须依法律规定程序,违背程序的应当确认其无效。

刑事诉讼的诉权和民事诉讼中的诉权相比,又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第一,诉权主体多元化。民事诉讼中诉权主体单一化,仅限于广义的原告和被告,刑事诉讼中的诉权主体则有多元化特点。

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有侦查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有检察机关;自诉案件则与民事诉讼区别不大。第二,诉权内容的多样化。

刑事诉讼的诉权内容,除了起诉权,应诉权,主张权,胜诉权等等权利,还有其他方面内容,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等,这使得刑事诉讼的诉权内容大大丰富。随着控诉方诉权内容的丰富,对于辩护方的诉权保护也相应加强。

第三,诉权行使的阶段性。刑事诉讼本身具有的明显的阶段性,使诉权也具有了显著的阶段性。

不同的诉讼阶段,诉权的内容和行使方式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四,诉权分类的特殊性。

以诉权的主体和内容为标准,刑事诉讼中的诉权可以分为国家诉权和公民诉权两种。国家诉权是和公民诉权相对应而言的,是国家享有的、为了维持法律秩序而进行诉讼、追究犯罪者刑事责任的基本权利;公民诉权则是刑事诉讼当事人为了不受国家非法侵害、或者为了维护自己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而寻求司法保护、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

这也是民事诉讼基于其管辖范围的特点所没有的分类。第五,诉权处分权的有限性。

在刑事中,由于诉讼所解决的是犯罪和刑罚问题,所以对于诉权的处分不可能像民诉讼中那样完全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尤其是国家诉权更是如此,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刑事诉讼中不存在诉的处分权,这一点在后文将会有所论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也有爱心
人生
我的好朋友卢哲
美丽的秋天
我把幸福告诉你
植物的向光性
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我想……
废墟中的孩子
我的姐姐
我是一只毛毛虫
家庭大扫除
绿豆发芽需要阳光吗?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小学校门口突发问题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应急预案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小学防汛抢险工作预案
幼教中心突发安全事故紧急疏散预案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2011年岗位培训方案
小学预防雷击措施与应急预案
旅行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小学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中学春校本培训计划
小学防震应急预案
幼儿园消防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小学安全工作总体应急预案
浅议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方式司法制度论文(1)
破产免责制度沿革论(5)司法制度论文(1)
由“执行难”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缺陷司法制度论文(1)
从检察权的性质看复转军人进检察院司法制度论文(1)
公证人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主诉检察官的权力界定及其活动原则司法制度论文(1)
瑞士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司法制度论文(1)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1)
电子邮件证据若干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论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司法制度论文(1)
专家意见:不可忽略的证据类别司法制度论文(1)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司法制度论文(1)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探究司法制度论文(1)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白杨》教案四
《桃花心木》综合资料 预习解析1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2)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白杨》教学实录
《月光曲》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桃花心木》综合资料 预习解析2
《鸟的天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之三
《月光曲》教学实录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