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源流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源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源流

论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 大同 中庸

论文摘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谙杜会的常求出发,探讨了 中国 传统丈化中关于和谙社会的基本思想.首先从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谙社会观。其次从个人自旁和谙、社会内部和谙、人与 自然 和淆三大方面探讨了中国伶统文化中构建和谙社会的基本思想.最后探讨了构建和谙社会的两个关健内容,官民和谙观和价位和谙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更加宏大的理想和战略目标.这对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产生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 ,是对以“和”为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史鉴使人明智”,我们追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源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诸多启示和借鉴。

“和谐”一词是由“和”与“谐”组成的词组。“和谐”一词在句子中连用最早可见于编年体史书《左传》:晋侯“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在词语中连用可上溯到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周易参同契·二土全功章第十一》)而在人际关系方面使用“和谐”一词可追溯到晋代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象傲,而父顽母嚣,咸欲杀舜。舜能和谐,大杖则避,小杖则受。”(《帝王世纪·第二》)由于“和”与“谐”意义相近,有“和”则“谐”,“和”就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替、祥和等含义,因而在中国古代往往单用“和”而不用“和谐”。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尚书》称尧以德治天下,即以“和”指代各族民众和谐相处:尧“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公元前774年,西周太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妓极。故王者居九咳之田,收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国语·郑语》)首次将“和”作为治国之道、作为追求的最高治国境界、作为国家兴衰成败的原因而提出来了。

周太史伯这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在中国 历史 发展中得到了极大发展。不管是先秦子学、两汉经学,还是宋明 理学 ,都把“和”视为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最大,并形成了可与西方相媲美的中国“和”文化。

一、“大同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家各派都提出过种种社会理想,但基本上都以避免剥削、战乱,实现社会和谐为核心。在古老的《诗经·魏风》中就提出了“乐土”、“乐国”的人间乐园.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孔子设计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老子设计出一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第八十章)的“无欲”、“无为”、“无争”的“小国寡民”和谐社会二子设计了一个“爱无差等”、“兼相爱”的和谐社会。庄子设计了一个“同心”、“同德”,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荀子设计了一个“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的和谐社会。其它如孟子、庄子、列子等,也曾设计过类似的和谐社会蓝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代表。《礼记·礼运第九》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里,他首先强调了“天下为公”的前提条件。其次,强调了人人积极劳动的场面。第三,描述了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和谐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描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争斗,只有宁静生活的世外桃源。洪秀全设计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

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是阶级社会的 政治 经济 基础,在“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社会基础上,种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只能是空想,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却是中华民族许多志士仁人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二、“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人和谐观

社会要和谐,其前提是个人的身心和谐。儒家经典《大学》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修身”放在治国的最基础的地位。因为只有通过个人的修身,达到自我完善,才能融入自然、融人社会,达到身心内外的普遍和谐;才可以治国济世,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道家修炼追求“天人合一”,追求“见独”,即见到独一无二的“道”的境界。儒家把“修身”放在治家治国的最基础地位,都说明了个人修身对社会和谐的重要。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和追求境界。儒家的“仁”、道家的“道”、墨家的“爱”、佛家的“佛”等,都离不开个人的修炼,都以“和”为主要特征。孟子把“内圣外王”作为修身为政的最高境界,西汉杨雄提倡修身以存善去恶,并提出以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评价标准;董仲舒则把儒家礼仪概括为“三纲五常”,作为个人修身的基本内容。《礼记·中庸》、《荀子·修身》、《法言·修身》等著述还专门提出一整套修身养性的方法与措施,其基本内容和特征也是“和”。 中国 传统文化的个人修身主要包括:一要处理好理与欲的关系。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第二十》),反对放纵欲念。“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第十六》)在处理好理与欲中,又特别强调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人们在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又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能见利忘义,求得义利统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第四》)“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所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七)二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来自《易经》中“乾坤”两卦的卦辞: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时,曾对此借题发挥为:“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三要做到件克己复礼”旧日反省,去恶扬善。“克己”个人修身的主要方法,是个体从内心自觉克制、改正错误意识。“自省”是“克己”的基本方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靠别人督促自己修养,不是君子所为,强调了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第四)是自省的主要途径。“复礼”是修养的主要内容,即以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语行动。

三、“讲信修睦”。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观

社会和谐是和谐社的主要内容。社会是一个利益纷争的社会。怎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呢,老子主张采取互不来往的“小国寡民”状态,庄子则主张完全退回到结绳记事,与鸟兽同居的原始人状态。这种消极、无为,回避矛盾的社会和谐方式并不为后来社会广泛认同。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来实现君臣、父子、兄弟、上下、贵贱之间的和谐相处,各得其所。韩非子认为人有好利之心,只有用 法律 使“人之不得为非”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在这众多主张中,儒家“讲信修睦”的社会和谐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

所谓“信”,就是诚信。社会和谐必须以诚信为本。子贡曾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讲,“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强调三者之中,民信最重要,因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唐朝魏征也指出:“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贞观政要·诚信第十七》)所谓“睦”,就是和睦。社会和谐包括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宗族和睦、邻里和睦、地区和睦、国家太平、“政通人和”、国际友好、“协和万邦”等丰富内涵。“家和万事兴”、“远亲不如近邻”、“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古语都是社会和谐的反映。为此,荀子提出“以善和人”的要求,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的做人原则,将其推广到整个社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第十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第十二》)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第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形成全社会友爱、互助的和谐局面。

四、“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 自然 和谐观

和谐社会,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还应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可持续 发展 的社会,因为社会矛盾要解决,要缓和,必须依赖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一个基础条件。尽管先秦时期就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主流。儒释道等都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中虽有许多唯心主义思想、神秘主义色彩,但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客观 规律 办事,把人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成人生最高理想则有可取之处。

首先,要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保护自然资源,不能一味地破坏、杀戮、滥用与摧残。佛教有“众生平等”“不杀生”,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第七)。中国四千年前的夏朝,就有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的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堂有意思的思品课
学游泳
冒着台风走西湖
玩电脑
我跟爸爸学炒饭
逛商场
当了一回西餐厨师
参加“全国推新人大赛”(全集)
做人要勇敢
大眼瞪小眼
去书店
我学自行车
药老鼠
难忘的环保夏令营
捉知了趣事
赴菲律宾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考察报告
江苏溧阳市赴日本大分县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赤峰市大规模生态建设考察报告
南非民间组织考察报告
崇明生态考察报告
鹤壁市赴南阳学习特色农业考察报告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考察报告
日韩农业考察报告
赴韩国农业考察报告
赴澳大利亚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考察报告
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中国农业代表团赴菲律宾考察报告
丁二烯装置安全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
论中国生物燃料发展与建议
我国县乡财政运行风险及其化解对策
行政行为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_行政法论文(1)
发挥日语翻译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技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论财政的一般性质、基本准则与行为规范
行政程序违法之我见 _行政法论文(1)
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权的配置及其运行制约机制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生汉译英过程中的思维问题及对策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B案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B案
《詹天佑》教学设计A案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A案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A案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A案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A案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B案
《穷人》教学设计A案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B案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B案
《穷人》教学设计B案
《詹天佑》教学设计B案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A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