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地方文献之新观念与新分析

地方文献之新观念与新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4

地方文献之新观念与新分析

摘 要 阐述文献与文献学的发展;论述地方文献的新观念,提出应确立一定的研究范围与研究重点。

关键词 文献学 地方文献研究

一、文献是史料,其发展有校勘学、目录学

孔子观“夏殷之道”知杞、宋之文献不足道也。是时“六经皆史料”,后之学者将史料加以鉴别、增删;即所谓“删诗书,定礼乐”,使客观之史料加上主观的批判,即后之所谓“史法”,始是“史学”。

文献根本是史料之异名,以其出于“文字记录”之意,亦即“六经皆史”、“六经皆文献”之谓。将最原始之史料分类、整理、鉴别、校勘、辑录,至汉代而产生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以至班固的《艺文志》,乃是文献学之起源③,故文献学其发展而成校勘学、目录学,彼此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中央文献学与地方文献学之分流

文献是“史料”在“六经皆史”或“六经皆文献”的时代,所有“经”主要是“文学”(经史不分的时代),故早期的文献学,重点是在“文学”,即所谓“中央文献学”(是时经史同类),至汉代经学分流有“校勘”、“目录”,及魏晋时代之“类书”,及至隋唐时代,政治上大一统,在庞大版图之中,各地的文化、风习均不相同,于是中央“职方郎中”搜集各地不同的地理资料,文化、风习、交通等状况,促进对地方之了解,产生《元和郡县图志》,注重地方特点,至宋代产生“方志学”。另外由于家族之迁徙,“大宗”之法难以实行,加以唐之《氏族志》产生地方的新氏族(小宗之法),因而产生地方性的新氏族。这种重视地方特点的研究,遂产生了“地方文献学”或“地方史志”、“地方史料”等不同的名称。

地方文献与地方史同类,前者只叙地方,是横述,以客观的史料为主,未加整理,介绍不重“批判”(史论);后者是纵述,应加“史评”,亦即章学诚所谓“一国(邦国)之(地方史)与‘天下之史’不同”,而文献,则是共同所需之原始资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幸运与我们家擦肩而过
一次家庭游戏
钓鱼
早晨
聪明的主意
第一次学炒菜
我爱“语文月”
快乐的感觉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快乐的“五.一”
第一次学游泳
一节有趣的公开课
我学会了收拾房间
早晨的雾
一张难忘的照片
浅谈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继续教育创新
简述“创新”内涵的三层拓展与社会意蕴
图书的网络化生存
以德治校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的思考
关于关注社会民生 注重应用创新
关于以德治校的思考与实践
让人类生存的环境更和谐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主体性策略下的教师课堂教学
浅析中职学校如何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浅谈“以德治教”: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
论信息社会与创新教育
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组织在以德治校整体育人中的作用
谈以德治校以德示教以德育人
加强道德建设 坚持以德治校
以德治校及师德建设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我教“雪中送炭”──《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以读激情,以情悟文──《再见了,亲人》教学析议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做了一回“东施”──《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例谈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