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4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摘 要】 目的 归纳和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以及疗效的相关文献,反映此研究的最新研究水平。方法 总结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以及疗效。结果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结论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较好,但缺乏最中医治疗方法的统一。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患的皮肤、黏膜黄染疾病[1],一般在出生3天内发生黄疸现象,主要特点是血胆红素升高。病名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候》,书中写到:“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而另一本书《幼科铁镜》谓:“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壮热便秘,溺赤。”
1 诊断标准
1.1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儿科学》中胎黄的湿热郁蒸证的诊断标准。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2]。
2 中药治疗
3 中药洗浴
4 中成药治疗
5 小结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母亲体内的胎黄,或由于湿热或寒湿侵袭入体,病变在肝胆脾胃。西医主要是通过光照疗法进肝酶诱导剂疗法行治疗。其病机主要大多缘于孕母内蕴湿热,传于胎儿,蕴结脾胃,熏蒸肝胆,使肝失条达,胆失疏泄,胆液外溢,发为黄疸。
通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黄疸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统一的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使得疗效难以精准地判定,不利于推广。
参考文献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5-70.
[3]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4-11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国大典》观后感(6)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 中秋赏月晚会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女孩节”联欢会》
- 《开国大典》观后感(8)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精彩的篮球赛》
- 春天的校园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 《雪孩子》故事梗概
- 怎样写施工方案?
- 十句话记住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
- 论安全玻璃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
- 对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和试验
-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 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 试论农村整洁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 浅论工业厂房的建筑艺术
- 论文化广场设计
- 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 《笋芽儿》教案一
-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 《一粒种子》
- 《戏答元珍》
-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 《笋芽儿》教学目标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