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2
以科学素养驱散“伪概念”
最近,引力波成为热词、热概念。几乎同时,某电商网站上出现了宣称能屏敝引力波辐射的商品,如面膜、孕妇背心和肚兜,有商品简介上甚至写着:“引力波是辐射的一种,而且辐射非常强”。
引力波到底是什么,并非每个人都清楚,但不妨碍人们对引力波是否有辐射的判断。至少从目前来看,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引力波有辐射,而这种说法均源自部分商家之口。虽然个别商家明确表示这些是恶搞商品,目前销售记录为零,但鉴于一些商家炒作“伪概念”的先例,不乏一些消费者自我感觉“引力波有害”,此类产品恐怕会让一些人信以为真,并误导更多人。
除了引力波被误读,此前还有手机辐射、WiFi辐射等。在这些模糊概念中,一些是夸大其词,一些干脆是出于商业推广而刻意制造的“伪概念”。比如引力波有辐射,几乎随着引力波被发现的新闻同时上线。在多数人还没弄清楚引力波的具体情况前,部分商家就先下手制造了一个“商机”。
按理说,在信息获取便利的当下,求证某种说法是否真实,只要稍做一点网络查询即可。然而就是这些看似漏洞百出的“伪概念”,依然不乏上当者,有些甚至“深入人心”。除了有信息获取上的不对称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维惯性,社会整体科学素养的欠缺恐怕难辞其咎。中国科协开展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而美国的这一比例在2000年时就高达17%。
一个社会科学素养低,轻则为一些“伪概念”、“伪科学”的流行和泛滥提供温床,重则影响一个社会的判断力、科技创新力与竞争力。有专家指出,随着年龄增大,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下降,与一些发达国家形成反差。这一现象,与民间一般认为的“越老越迷信”有相通之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日常性社会科普教育和宣传的缺失。
这些年,我国在一些高精尖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取得进展,但国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速度似乎慢了不少。以“引力波辐射”为代表,种种与科学问题相关的“谣言”或“伪概念”的流行足以说明,科技发展和进步对公民素养的涵养作用有待加强。而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进步,理应包括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鉴于此,在强化学校正规教育中的科技知识传授力度、增加大众科普推广、创新科普方式以及建立科技创新与民众互动的有效桥梁等方面,我们仍有亟待填补的空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韩国炒年糕
- 新学期新目标
- 春游
- 春风吹
- 给爸爸洗脚
- 秋天来了
- 热心的刘畅
- 幻想中的世界
- 自我介绍
- 打油
- 便宜没好货
- 烧烤
- 我的朋友-铅笔
- 不要用鞭炮吓人
- 章华寺
- OECD主要国家软件业发展概况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 EM菌调制秸秆饲料技术
- 惯性大小的另一种理解
- 浅论统计学中的统计思想
- 建构理论统计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 探讨物理教学应注重审美观念的培养
- 如何上好数学课
- 浅谈利用脑神经兴奋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 EM原液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 论 惯 性
- 生物信息学新进展
- 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 试论高等教育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我选我》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