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述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论述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8

论述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简单地说,我们遇到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虽然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但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度会越来越高,随着我国更深度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体系中,这一影响不可小视。

1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历史

工业革命发生后,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单一国家英国。由于英国是首个工业化国家,因而,最早期也是最简单的经济危机都是发生在那里。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不久的1788年。当时英国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1764年),使纺纱效率提高20倍左右,之后水力纺纱机出现,纺纱效率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由于专利权被窃,水力纺纱机厂大量涌现,到1788年,英国已有143家水力纺纱机,到了1785年起,瓦特的蒸汽机开始迅速应用到棉纺织业。这样,纺织行业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大超过了消费能力,产品大量积压,商家被迫折价抛售。1788年,英国棉花进口额与1787年相比,下降了12%。同年,破产事件增加近50%,工人大量被解雇。因为其它行业发展滞后,这次危机仅仅局限于纺织工业这一单个部门。之后,随着英国政府大力发展运输业,机器制造、银行等行业,其后的经济危机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譬如1793年的经济危机起因于英法之战导致的出口锐减,企业、银行纷纷破产;1797年的经济危机起因于农业歉收导致的粮价上涨;而1810年1814年的经济危机则起因于美国对英国实行的禁运政策;之后的经济危机出现在1816年、18191822年、1825年、1837年1843年。之后,随着工业化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一国的经济危机才开始具有了广泛的全球影响,才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经济大危机。

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在1857年。当时,英国纺织业以大中型工厂为主,对法、德、美国各国的纺织业优势明显;蒸汽机已应用于海运业,大幅度降低了海上运输成本;电报开始普及;制造业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机器性能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新的市场不断开拓,旧的市场不断深化。所有的这一切都带来也丰厚的利润,信用随之高度膨胀。从1850年到1857年,美国银行数从824家增加到1416家,放款业务从44500万美元增加到68400万美元;德国银行数从9家增加到29家,钞票发行额增加1倍;法兰西银行的放款业务增加了两倍多。由于实体经济结构性过剩及金融投机推波助澜,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之后迅速涉及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危机时期,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随后,纽约63家银行中62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87%。欧洲破产公司的债务总额高达7亿美元。

第二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着名的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一次危机仍首先爆发于美国,从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开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随后银行纷纷倒闭,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之后迅速蔓延到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

在那之后,主要有1973年1975年的石油危机、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

2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全球性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都会迅速涉及到其它国家,它在资本主义长达500多年的历史中从未停止,它具有几个显着的特点:(1)危机影响的普遍性。一方面表现在影响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性,危机一旦在一个国家爆发,如果这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关联性比较大,就会通过贸易往来、资本纽带等方式向其他国家扩散,之后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扩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表现在影响行业的普遍性,危机一般从某个行业和部门开始,会迅速向其他行业传导,最后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部门。(2)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自从1788年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生产过剩的危机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成长与繁荣,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经济危机也被卷入这一周期中。(3)危机的强大破坏性。经济系统越复杂,危机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如1857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采煤量倒退两年,生铁产量倒退四年,出口额倒退两年;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法国工业产量降低了32.9%,大约后退到1911年的水平,德国降低了40.6%,大约后退到1896年,英国降低了23.8%,大约后退到1897年。除了对经济的破坏,大量企业倒闭引起的失业率上升,更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稳定,如1929-1933年的危机使32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590万增加到1932年的2640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失业率从1990年的2.1%上升到1998年的4.3%;2008年金融危机也带来了各国失业率的迅速攀升,会引发社会动荡。

现阶段全球性经济危机一般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扩散,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扩散。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来看,我国受到的冲击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完全加入全球一体化体系,但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并不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随着今后我国参与全球一体化体系的深化,必须警惕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认真判断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立足国情,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实体经济抗风险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长期平衡快速发展。

2 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一国的工业化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即从低收入到下中等或中等收入阶段,这一发展阶段主要由要素驱动,表现为高要素投入、低空间集聚、低贸易附加值、高自然资源消耗与高环境污染等,利用后发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实现这一段的高增长。

第二阶段是从下中等收入到上中等收入阶段,这一阶段是重要的经济社会转型期,是欠发达经济体成为较发达或发达经济体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极易出现社会问题突出、经济停滞不前的窘境。如果转型成功则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或经济起飞,顺利进入上中等收入;如果转型不成功,则停滞在原有的水平上;而如果转型失败则可能中断经济起飞,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阶段是向高收入或发达经济体过渡阶段,表现为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生产要素高度空间集聚,产品高附加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从1995年之后就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下中等收入阶段,目前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处于第二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并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某些表现: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增长转型困局、腐败问题突出、社会冲突加剧等等问题。

总结:论述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乌龟
无锡的奥运缘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小猫吃鱼
“0”像什么,象征着什么
第一次乘大轮船
我为妈妈做好事
神奇的“日全食”
钟表
“福娃”手电筒
我学自行车了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磨刀老人
丁丁是傻瓜
我的爸爸
生态网络东塘水库大堤抢险最佳机械技术实施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关于普查数据获取阶段山塘工程处理方式的答疑
防汛防台防暑应急预案
惠州LNG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研究
土质边坡防护研究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进水口漩涡问题研究综述
渭南市防汛形势及其对策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
合水水库不同径流尺度的变点检测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操作指南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试验研究
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
《掌声》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司马光》教学札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6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1)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8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5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4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7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