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美国反垄断立法与企业经营战略选择
美国的反垄断立法对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 影响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并购活动会在某段特定时期比较集中,以“波浪”的形式出现,并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共发生过六次企业并购浪潮(merger wave)。并购活动与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密切相关。美国的反垄断立法对企业经营战略选择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进而使美国历史上的企业并购活动也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特点。下面我们就以美国历史上的六次企业并购浪潮为主线,考察反垄断立法对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于1890年,到1893年间被突然发生的经济萧条打断。1889年,新泽西州议会修改了该州的普通公司法,允许制造厂商在州内和州外购买和拥有其他企业的股份,从而赋予了控股公司合法地位。而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法案又宣布任何以操纵价格和分配市场份额为目的的企业间联合(比如卡特尔和托拉斯)为非法。因此,在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中企业选择了集中化经营战略,倾向于同行业并购形成控股公司以规避谢尔曼法案。在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中共形成了51家控股公司。
(二)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
(三)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 谢尔曼法案和克莱顿法案对美国 工业 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和并购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作为反对19世纪
70、80年代所发生的大量的企业联合而通过的谢尔曼法案,显然阻止了小的制造企业为了控制竞争而继续结成松散的类似于卡特尔的横向联盟,鼓励了大型控股公司的产生。其次,克莱顿法案的存在阻止了在集中化程度高的行业内出现垄断,鼓励企业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收购上游或下游企业。
(四)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现了大公司吞并小公司的迹象。出于分散经济权力和 政治 权力的目的,人们认为应该保留对经济活动的地方控制,保护小工商业。美国国会于1950年通过的塞勒—凯弗尔法案(Celler-Kefauver Act)反映了这一观点。作为对克莱顿法的补充,塞勒—凯弗尔法案禁止任何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资产,如果这种购买行为有可能导致竞争的大大削弱或产生垄断。随后,美国的反垄断法在上世纪60年代变得更加严厉,已经不考虑并购行为是否损害竞争,而是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同行业并购。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和证券市场的繁荣,1965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的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由于塞勒-凯弗尔法案的约束,在这次企业并购浪潮中,企业普遍采取了多元化经营战略,表现为多元化并购。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升级,联合企业(conglomerate)越来越多,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五)第五次 企业 并购浪潮
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开始放松反垄断管制,为企业选择集中化经营战略提供了空间。在反垄断政策方面,里根政府的立场是公司的规模不应该成为主要关心的 问题 。相反,公司产生的 经济 效率和消费者福利将成为检验的标准。同时,里根政府把执行的反垄断法的重点放在价格固定、串通投标等问题上。
(六)第六次企业并购浪潮 总结 和启示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的反垄断立法直接 影响 了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进而决定了企业的并购方向。早期的反垄断法试图同时追求 政治 、经济、道德等多重目标,侧重于反对以控制价格和产量为主要目的的卡特尔或托拉斯式的企业联盟,导致企业选择集中化经营战略,以同行业并购的方式形成控股公司来继续达到控制价格提高垄断的目的。然而,许多通过并购形成的控股公司没能对下属企业进行管理整合和集中化,导致这些控股公司很快就出现了经营危机。此外,1914年通过的克莱顿法案禁止任何可能造成垄断的并购行为。因此,在1916年发生的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中企业普遍选择了纵向一体化经营战略,并购对象多为并购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企业。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人论证并不断呼吁我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立法机关也早就将反垄断法列入了立法规划,但是时至今日,这项工作尚没有完成,我国 目前 仍然没有推出反垄断法。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对外国企业开放程度加大,这又迫切需要我国尽快出台反垄断法来规制企业行为,保证市场竞争的效率。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必须 参考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对美国反垄断立法的历史演变、反垄断立法对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以及企业并购浪潮的 分析 可以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提供如下启示: 实际上,谢尔曼法制定时正值美国的第二次 工业 革命,现实经济状况是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工业品的价格普遍下降,产量迅速增加。所以,维护长期竞争环境、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规模或市场占有率)应该作为反垄断立法的目标。
目前在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存在非常普遍的行政性垄断现象,对此反垄断立法应该给予特别关注。由于行政性垄断能够排除在位垄断经营者的所有当期和潜在的合法竞争对手,所以,它常常违背政府垄断基础设施行业的初衷,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经济效率的低下,抑制基础产业的供给和需求。更严重的是,长期的行政性垄断所形成特殊既得利益和行为惯性,将妨碍国民经济的这一重要部门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灵敏和有效的反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 To Be A Happy Kid如何做个快乐的孩子
- movies and Books
- A Model Student
- Talking about Having Sports
- 一张母亲节贺卡
- Don’t use plastic bags(不要使用塑料袋)
- 给母亲的感谢信
- 北京植物园
- Holidays and Outings
- My Little Dog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天来了 Spring is coming on
- 我爱我的故乡
- 第一次去麦当劳
- 用水、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
- 校医室管理制度
- 住宿管理条例
-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 政务大厅管理制度
-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范本
- 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 中学评选优秀班主任制度
- 学生奖励条例
- 私立学校幼教管理制度
- 中学办公电脑使用条例
- 美容院店务管理制度
- 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
- 浅谈如何做好冬季施工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 小区5#住宅楼工程A轴线偏移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 有闸溢洪道逐步泄流图解法
-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
- 植筋技术在三河闸启闭机房改造中的应用
- 粘土心墙坝填筑监理实施细则
- 桥梁工程现浇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浅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
- 水利工程中水泥粉喷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 水垫塘结构形式问题探讨
- 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阶段变更处理初探
- 遵循监理工作准则 为长江堤防加固建设服务
- 深层搅拌法在泵站蓄水池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草原》一文重难点精析
- 《草原》一文疑点解析
- 《草原》一文写作特点
- 《草原》一文中的“矛盾”释疑
- 《草原》一文中心思想
- 《草原》的写作背景
- 《草原》词语积累
- 《草原》一文中的难句解析
- 《草原》(1000字)
- 《草原》一文结构分析
- 《草原》一文词语解释
- 《草原》一文中的词语造句
- 《草原》一文中的近义词反义词
- 《草原》一文课文简说
- 《草原》看文章的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