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小议宪法之平等权及其保护(1)论文
论文摘要:宪法中的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是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其他一切权利实现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首先从平等权的概念出发,解析了平等权的内涵:其次解读了平等权的基本内容,具体包含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差别对待和允许合理差别等内容;分析了对公民平等权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平等权 基本权利 差别对待 合理差别 1平等权的基本概念、性质 所谓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我国宪法中基本权利体系中,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平等权既是宪法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宪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
关于平等权的性质,胡锦光教授认为其不但具有综合权利体系的性质,同时又有作为宪法指导原则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平等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必须在宪法中有所反映才能彰显自己的地位。
确立了其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是确立其成为宪法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如果平等权仅是一个基本权利而不是一项基本原则,就无法保持其完整性,也会影响它在众多基本权利中的指导意义。
总之,对于权利性和原则性这两个方面,忽视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对平等权性质的错误理解。 2平等权的基本内容 2.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权基本内容的首要方面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的含义有三: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③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2.2禁止差别对待与合理差别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写到两大原则:第一原则—平等自由的原则,即“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原则—适合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使它们:+
(1)在与正义的存储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
(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罗尔斯的意思是首先要平等自由,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到机会平等和合理的差别。
因为平等有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两种类型。为了实现平等对待与实质平等之间的平衡,就必须有某种限度的不平等或者倾斜去补偿另一项的不平等。
这样就产生了差别原则。差别可分为合理差别和不合理的差别,不合理的差别就是差别对待,合理差别就是罗尔斯第二原则中的合理的差别。
(1)禁止差别对待 差别对待也就是不合理的差别,没有合理依据的差别,主要包括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党派、财产状况等理由所采取的法律上的差别或者歧视。平等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宪法原则。
(2)合理差别 合理差比是指根据实质平等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是为了保障实质平等权的实现,而由国家根据权利的基本价值理念衡量判断的结果。 3公民平等权的保护 保障公民平等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保障平等权符合法治的要求。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平等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所以保护公民个人的平等权不仅是法治的内在要求,而且有助于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保障平等权符合人权的要求。在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权在宪法中的体现,所以保障公民的平等权也就是保障了人权。再次,保障平等权有助于公民其他的权利的保护。
宪法中公民的平等权是公民其它权利的基础,对其它权利的实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目前平等权的保护已经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不仅在宪法中规定了平等权的条款,而且在04年修宪中增加了保护人权的规定,但是平等权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 1认清平等权的重要性,加强对平等权的立法保护 平等权的保护首先应体现在立法上,如果没有法律内容上的平等,保护公民的平等权就是一句空话。要把平等观念和平等原则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中,无论在制定宪法还是在制定其它法律法规中,以切实保护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竟争和发展。
在立法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宪法应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和国际人权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把平等权的基本内容详细阐明于宪法之中。第二,在其它法律中将平等权与其它权利结合起来,使平等权渗透到公民权利的各个领域,使公民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人格尊严。
3.2寻求宪法平等权的司法适用途径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不能忽视宪法在平等权保护上的直接效力,应允许司法机关在一定情况下适用宪法直接进行判决,使宪法成为平等权保护的终极屏障。宪法司法化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
笔者认为,引人司法审查制度目前在我国现行的宪政体制模式下一时难以实现。但是不能否认宪法司法化是保护公民平等权的一道重要屏障。
宪法司法化是现代宪政国家完整的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法适用不仅是宪法实施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是立宪国家加强宪政建设,树立宪法权威的内容。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一定会建立起一套严格意义上的宪法司法化制度,从而对公民平等权提供根本法上的保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我的妈妈
- 喝喜酒
- 春晓
- 婚礼
- 春天的色彩
- 可爱的小草鱼
- 吃西瓜
- 小鱼
- 乌鸦喝水
- 我的家乡
- 吃樱桃
- 太阳
- 小龙虾
- 野草莓
- 简析公民文化与社会和谐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 分析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话语媒体的先行者——凤凰卫视
- 浅谈电影数字特技设计思维
- 议《李双双》小说与电影的改编
- 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对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 对影视制片管制的思考
-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 分析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 《荷叶圆圆》教学1
- 《荷叶圆圆》教学2
- 《荷叶圆圆》教学3
- 《美丽的小路》教学3
- 《柳树醒了》教学2
- 《要下雨了》教学1
- 《美丽的小路》教学4
- 《要下雨了》教学3
- 《美丽的小路》教学1
-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三
- 《失物招领》教学2
- 《柳树醒了》教学1
- 《要下雨了》教学2
- 《失物招领》教学1
- 《美丽的小路》教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