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文化自信促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实现论文

文化自信促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实现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5

文化自信促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实现论文

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我省的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就决定了此战略内在地蕴含着要增强全省人民对新时代安徽文化的自信这一目标了。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安徽人民具有文化自信是推动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思想保障,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亦可提升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感。

一、文化自信与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具有同一性

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发展要具有全面性,不能忽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文化积累和继承,更重要的是进行文化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我省提出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1],文化创新要远比科技创新困难。人们的物质需求时刻推动着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则缺乏足够的动力。现今的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正是针对于安徽省文化创新性不够而提出的,要想使安徽成为一个创新型的文化强省,就须客观对待安徽文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简言之,人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安徽文化,这一态度就是习总书记所提到的文化自信。而且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是一场持久战,全省人民缺乏文化自信的话,这场战役显然无法取胜。所以,使广大安徽人民拥有文化自信感是推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首要前提。

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是一种全方位发展战略,它不仅局限于安徽文化的发展,还关系到安徽的经济、政治发展等。当代哲学家陈先达就曾强调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进步因素,而且它会积极作用于政治和经济[2]。就此而言,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作为文化发展战略和安徽发展的其他方面发展战略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是整个安徽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文化自信也不是一个孤立个体,它须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相结合,否则就会失去其现实性,变成脱离生活世界,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3]的德国古典哲学一样。前三者能够促进文化自信的实现,反之亦然。此外,文化自信最终目的也和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一样,都是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总体来说,二者互为实现条件,而且它们的发展逻辑与最终实现目标都具有一致性,只不过在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侧重面上有所不同。

二、文化自信使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可爱又可信

安徽省是一个文化大省,不管是自然文化基础,还是人文历史基础都十分深厚。此外,近年来安徽的经济繁荣发展,为建设安徽省创新型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简言之,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文化资源基础和经济基础都具备了,还差精神方面的助攻。而提升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感,恰好能为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使这一战略变得可爱又可信。

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新。如前述,文化创新的一大要求就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具有文化自信。只有在此思想基础上,安徽人民才会更加热衷于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此外,让全省人民具有文化自信暗含着一个前提在提升全省人民文化自信的同时,要保证他们文化自信的客体对象是新时代安徽文化,而不是其他糟粕文化。我们应认识清楚新时代安徽文化应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安徽省人民所应充满自信且积极践行的文化。文化的形式内容可以是多样的,但保证其社会主义性质是我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底线。毛泽东就曾表明我国文化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只有坚持这一点才能继续谈文化的发展问题[4]。一旦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和对象搞错了,那么只会走向迷途,最终使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变得可憎,而不是可爱。

此外,前文已提到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与安徽省经济、政治发展战略等是息息相关的。具体来说,也就是在推进安徽省成为创新型文化强省中,创新型文化产业会增加,从而刺激我省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对我省人民的思想产生影响,促进政治改革。而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改善同样会促进安徽创新型文化强省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在这其中,文化自信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俗语说爱屋及乌,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间的关系上。如果能使全省人民对新时代安徽文化充满自信,这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安徽道路、制度、发展理论的信服感。这就能让更多的人民为安徽省的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制度改善等奋斗。在此奋斗的过程中,经济、政治的强盛也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建设。因而,文化自信可以促进安徽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与经济、政治等方面建设互相影响,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总体来说,提升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感与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是可以互相促进对方进步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文化自信使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道路可亲又可行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文化想要从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须以广大人民为媒介。马克思就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若想使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省战略变得可亲又可行,显然需让这一目标成为广大安徽人民的共识。这就得提升全省人民对新时代安徽文化的自信,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当代人的思想文化观念没有古人脑中的想法那么单一。就横向空间而言,世界历史形成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这也就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始加强沟通,甚至融合。就纵向时间而言,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着的过程,传统思想对现在的社会思想必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当今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包含着一些前人的思想。因此,现今的国民脑中的思想具有复杂性。例如有人的信仰为马克思主义,但可能也支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甚至是封建文化思想,安徽省人民的思想也是如此。因而,推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不仅需要全省人民具有文化自信,还要注意剔除糟粕思想。提升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时,要分清应该自信什么样的文化。在我省人民中,基层群众所占人数比例较大。而且许多基层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往往会将封建文化中的鱼目当珍珠,也容易受西方普世文化影响,对糟粕文化的抵抗力十分弱。例如现在有些村民仍然深信跳大神可以治病,香灰可以当药,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显然会阻碍到安徽省的文化发展,更不用提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了。因此,我们应侧重于加强安徽省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升其文化自信的境界。这需要政府制定出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全省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如可以宣扬古时候徽州的十户不忘诵读的传统,这样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慢慢加强其文化自觉,从而提高其文化自信。

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不能光靠喊口号,须增强其科学性才能使其具有现实可行性。拓宽文化自信的面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安徽省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的科学性。那么,具体如何拓宽文化自信的面向呢?首先,我们应用文化自信的态度对待过去,不能自负,更不能自卑。此处的过去主要是指包含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的安徽传统文化。安徽传统文化中虽有一些可以称之为糟粕的封建文化,但更多的是多姿多彩、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如充满哲理的朴学、悦耳动听的黄梅戏、造型独特的徽派建筑等都是值得我们去继承并为之自豪的文化精华。有学者曾指出对传统文化一定要分析,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6]。文化的创新从来不是空中造楼,必须有一定的地基才行,这个地基无疑指的就是安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次,我们应以文化自信的态度改造外来文化,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所说的外来文化包含着西方文化和外省特色文化。这样才能使我省的文化创新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同时还能吸取外来文化创新的失败教训,少走弯路。最后,我们应以文化自信的态度迎接未来。此处的未来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的安徽文化的未来。当全省人民对未来的安徽文化充满自信时,可以为我省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支撑。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需先做到前两点。当全省人民能够理性客观地对待本省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时,也就离做到这点不远了。只有在上述三种状态下,才能使安徽省创新型文化强省战略具有科学性,增加其可行性,推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建设。

实现一个目标,首先要有理性的态度,其次还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也是如此,首先要让全省人民拥有对新时代安徽文化的自信态度。然后要在此思想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实施战略,走上符合省情的安徽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好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简言之,文化自信是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的重要思想保证;建设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则是文化自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的生动体现,二者是信念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包饺子
放火箭炮
小树得救了
小兔子
节约用水
猫咪
明媚的春光
企鹅
我最爱吃的水果
植树
滑旱冰
送给幼儿园老师的诗
划船
值日
我写的诗《甲秀楼》
建党90周年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思想汇报
2021大学军训感悟800字范文
入党证明材料的格式和要求
2007入团申请书
2021大一学生军训心得体会800字
入团申请书
四月份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一)
入党决心书
中学生的入团申请书
最新入团申请书
高中入团申请书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精选范例二)
入团申请书格式
入团申请书优秀范文三篇
论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创造性教学法
浅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意境营造
浅析湖南新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浅谈邯郸高速公路绿化
论古筝演奏艺术的表情性
公路计量支付软件的应用与开发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
佐罗塔耶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析黎英海钢琴曲《春江花月夜》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浅析藏族舞蹈中的宗教内涵
幼儿音乐舞蹈教学模式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于国际海运企业并购分析及启示
《赵州桥》教学设计3
《赵州桥》
《赵州桥》教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赵州桥》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赵州桥》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