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MPA论文的特点、分类及选题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MPA论文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选题和写作,体现公共管理的特点。
一、MPA论文的特点
1.社会公益性
MPA面向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MPA论文就是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因此,带有很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广义来说,其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福利。
由于每篇论文所研究的对象不同,有些带有整体性质,有些带有局部性质。因此,可以根据研究对象,选择若干指标作为检验论文是否能体现公共管理研究公益性的特点。
2.实践性
MPA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应该是源于实际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本单位的问题,也可以是本地、全国乃至全世界上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
和其他专业学位硕士一样,MPA论文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创新性。
二、MPA论文的分类
MPA学员来自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三个大的领域,工作性质不同,目标也不同。简单来说,公共事务研究的是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公共部分的事务;公共管理研究的是提高公共部门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而公共政策研究则是分析制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相应地,MPA论文也可以分成三类。
概括来说,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类论文主要运用行政管理的思想,和MBA论文有一定的类似,但是没有MBA论文所追求的经济效益目标,代之以效率、成本目标;公共政策类论文主要运用政策科学知识,需要将管理和人文科学相结合,进行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价,与前面两类论文有很大不同。
三、MPA论文的选题
MPA论文选题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选:自身工作内容、管理对象、作者兴趣。
1.工作内容选题
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最好是作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这样领域熟悉、环境熟悉,容易收集资料,写起来有东西。这样的选题有助于改善自身工作,提升本单位的管理水平,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2.管理对象选题
公共管理部门工作,有一定的管理对象范围。这些对象(企业、学校、医院、下属机构等),运作模式不同,表现各有差异。如果站在公共管理部门的角度思考,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有些因素可能是本部门造成的),对于管理对象的经营管理提升有益,也有助于改善公共管理部分的管理方式,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3.作者兴趣选题
每天接触大量社会实际问题,由此引发思考,这也可以提炼出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对公共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有些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SARS”引发的公共管理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等、折射出政府管理的缺位和诸多不足,都值得深入研究。例如。“中国足球俱乐部管理的得失分析”、“名人效应研究”等。但这类问题有时候和作者自身的工作关系不大,写作起来有一定风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办读书卡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日记 《春游》
- 玩象棋
- 下雨了
- 丁丁画画
- 秦始皇兵马俑
- 做好事
- 《公仆》观后感
- 洗手绢
- 看星星
- 一定要早睡早起
- 睡懒觉
- 温馨的家
- 送温暖
- 第五节 财务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 资金控制制度
- 工会职工大会制度实施细则
- 综合性公司的利润中心制度
- 设有分公司的利润中心制度实施细则
- 重大事项报告请示制度
- 经营计划与预算制度实例
- 优秀学生奖励制度
- 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中心制度准则
- 浅议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设计
- 专任教师管理奖罚细则(讨论稿)
- 餐饮营销、旅游营销邀请新老顾客的几种话术
- 酒店物品领用制度
- 班主任工作的九个“必须”
- 门市销售的利润中心制度
-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浅议
- 公共建筑用能定额研究现状及思考
- 绿色建材在当代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浅议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 微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的应用及前景
- 浅议现代高校特色餐饮空间的塑造
- 精馏塔塔板数计算一例
- 自愿性环境管理初探
- 中国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 环境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 北京连续5天遭遇轻微污染 今年属首次出现
- 什么是低碳
- 北京市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途径分析
- 胶粘剂的环保问题与对策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影子》第二课时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比尾巴》
- 《影子》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六
- 《比尾巴》片断赏析
- 《影子》片断赏析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 《阳光》片断赏析
- 《阳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