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分析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探究硝酸的强氧化性的两个重要实验。教材上的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有两点不足:首先是实验不能调控,产生的有毒气体N02容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就是由于不能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无色)极易被试管中的空气氧化成NO2(红棕色),从而影响学生对NO颜色的观察,同时也无法演示NO转化为NO2的过程。为了防止以上弊端的发生,笔者把实验改在移液管中进行,通过巧妙的设计可让实验不但现象鲜明、操作简单,而且达到了绿色化实验的要求。
1、实验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实验方法
2.1 铜与浓硝酸反应
2.1.1 实验操作
(1)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反复使用。
(2)现象明显,由于铜与浓硝酸在移液管内的反应所处的位置高,便于学生能清楚地观察红棕色的NO,气体的生成。
(3)该装置既可让反应自动停止,也可根据需要随时使反应停止(只要松一下止水夹,让液面下降至与铜丝分离)。
(4)取材容易,拓展了仪器的用途,节约了药品。
(5)全封闭环境实验,且实验结束后,可很方便地对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不污染环境。
2.2 铜与稀硝酸反应
2.2.1 实验操作
取一支25 mL的移液管,将一根长粗铜丝从移液管的上端管口插入并伸至移液管的球泡中,移液管的上管口连接一带有止水夹的乳胶管。在一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把以上准备好的移液管伸人烧杯内的稀硝酸中,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对准乳胶管口吸气。当稀硝酸上升充满移液管的球泡并抵达移液管的标线以上时停止吸液,取下洗耳球,关闭止水夹。这时,可以观察到移液管中的稀硝酸和铜丝开始反应,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开始变蓝色,同时可看到移液管内液面开始下降,液面上的气体为无色。待液面溶液下降至与铜丝分离,反应停止。松一下止水夹让空气进入,移液管内迅速出现红棕色气体。待移液管中的溶液大部分流入烧杯中时,关闭止水夹。取出移液管,插入另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C所示),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从乳胶管口向移液管内吹入空气,以排尽管中的NO,气体,使之被烧杯中的NaOH溶液吸收。
2.2.2 实验优点
(1)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
(2)现象鲜明,能清楚地观察到NO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当它与进入的空气接触迅速生成红棕色的NO:气体。
(3)取材容易,节约了药品。
(4)全封闭环境实验,能非常方便地让NaOH溶液吸收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不污染环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脑得了重病
- 去社会福利院慰问
- 卖花
- 初次包饺子
- 一次愉快的合作
- 成语比赛
- 妈妈的皮包史
- 看大海
- 家乡变化大
- 吃一堑,长一智
- 珍惜生命
- 我喜欢玩拼图
- 学当理发师
- 秋游桂花村
- 给爸爸刮胡子
- 珠海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旅游管理论文(1)
- 关于青少年中长跑训练措施及对策研究
- 审计师独立性与审计意见信息含量
- 金融审计视角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 谈审计循环实质性程序中的审计调整
- 对提升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思考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及途径
- 浅议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 论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培养初探
- 由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思考审计质量提高
-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旅游管理论文(1)
- 伊拉克战争装备审计对我军装备审计的启示
- 浅析如何加强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 论中外旅行社制度环境-旅游管理论文(1)
- 试论就业市场为导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
-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简案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