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锰银提取工艺
锰银提取工艺 锰银提取工艺 锰银提取工艺 精品源自语文科 1矿石性质 2试验部分
2.1工艺流程的选择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处理锰银共生氧化矿,先浸出锰,后浸出银。以硫铁矿作还原剂,用硫酸浸出锰,浸出液制备工业级碳酸锰;对浸锰渣以重选+浮选方法回收硫铁矿;重选粗渣和浮选尾渣氰化浸出银,浸出贵液用锌粉置换产出银泥。
2.2试验方法
2.2.1硫酸浸出
以硫铁矿作还原剂,以硫酸作浸出剂的化学反应为:按一定液固体积质量比及药剂制度配制矿浆,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待反应结束后,用真空过滤机过滤、洗涤。反应完成后,量取贵液体积,渣称质量,分别对贵液及渣分析锰、银含量。2.2.2重选浸锰渣制成矿浆后用螺旋溜槽分离重轻矿物,产出粗渣及细渣。
2.2.3浮选
对重选粗渣按一定药剂制度进行浮选,回收硫铁矿(可返回使用),尾矿送氰化浸出银。
2.2.4氰化浸出银
浮选尾矿与重选细渣合并,按一定液固体积质量比制成矿浆,在一定药剂制度下氰化浸出银。反应结束后,真空抽滤并洗涤。
2.2.5锌粉置换
氰化浸出贵液加入一定量锌粉,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真空过滤,洗涤。滤液和洗涤液依次返回使用,滤渣烘干即为银泥。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硫铁矿还原、硫酸浸出锰
硫铁矿、硫酸用量按原矿物质量分数计算。FeS2纯度88.79%,其中硫质量分数47.34%;硫酸为工业级,纯度98%。
3.1.1硫酸用量对锰、银浸出率的影响 3.1.2硫铁矿用量对锰、银浸出率的影响 3.1.3浸出温度对锰、银浸出率的影响
硫酸用量60%,硫铁矿用量28%,矿石磨矿细度-200目占70%,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时间8h。锰、银浸出率与浸出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温度升高,锰浸出率增大;90℃时,锰浸出率最高,银浸出率变化不大。考虑到现场实施的难易程度,浸出温度选择为70℃。
3.1.4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锰、银浸出率的影响
硫酸用量60%,硫铁矿用量28%,矿石磨矿细度-200目70%,70 ℃下浸出8h。锰银浸出率与液固体积质量比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图4看出,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锰银浸出率均影响不大。考虑到后续固液分离的可操作性,确定液固体积质量比为(3.0∶
1)~(3.5∶
1)。
3.1.5浸出时间对锰、银浸出率的影响 3.1.6磨矿细度对锰、银浸出率的影响 3.2重选+浮选 3.3银泥制取
对浮选尾渣和重选细渣进行氰化浸出,氰化渣经3次洗涤后堆置尾矿库,氰化贵液经锌粉置换产出银泥。
3.3.1氰化浸出银
3.3.1.1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银浸出率的影响 3.3.1.2氰化钠用量对银浸出率的影响 3.3.1.3氰化浸出时间对银浸出率的影响 3.3.2锌粉置换 4结论
对于锰银共生矿,用硫铁矿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用硫酸浸出锰,银留在浸锰渣中,锰、银浸出率分别为93%和0.5%。对浸锰渣进行重选+浮选,可回收过量的硫铁矿(循环再利用)。重选细渣及浮选尾矿用氰化钠浸出银,浸出液经锌粉置换得到银泥(银质量分数92.18%)。全流程锰、银回收率分别为88.42%和86.25%。试验中所加硫铁矿的量是实际用量的近2倍,对于过剩的硫铁矿在回收银之前需采用选矿法加以回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龟背竹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游济南动物园
- 小鸟的家园
- 我心目中的英雄
- 假如我是老师
- 朋友的力量
- 马路上的早晨
- 金鱼
-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
- 妈妈是个电视迷
- 鸟儿的“哭泣”
- 二一00年的学校
- 学步桥
- 我最喜欢的水果——苹果
- 试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浅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思路
- 浅议“互动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尝试
- 浅析高职教育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团队建设
- 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初中地理教学刍议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 中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农业单位财务管控前景论述
- 谈经纬仪安置的教学
- 深化地理教改,创新教学设计
-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
-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之我见
- 议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 28、 奇妙的克隆
-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 14、我的母亲
- 11、背影
- 16、小石潭记
- 桥之美说课稿
- 7最后一课
- 9、古诗四首
- 三峡说课稿
- 苏教版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 21、苏州园林
- 10、晏子使楚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 敬畏自然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