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质朴清新 意蕴丰富——例谈《背影》的语言特色
摘要: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事情来表现浓浓的父子深情。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文本的语言特色:质朴清新,返璞归真而又意蕴丰富。
关键词:《背影》;语言特色;父子
作者简介:杨建忠,男,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0多年,有多篇论文获省奖。现为江苏省宝应县天平中学教科室主任。
《背影》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1917年冬天,朱自清接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办完丧事,父亲为了谋生,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作者也要回北大念书,因而与父亲同行去南京,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事件简单,是平常百姓之家常发生的故事。但寻常之事在朱自清笔下却成为文学经典。
《背影》脍炙人口,历来是作为名家名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之所以如此,除了散文所表现的人伦亲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外,文章的精巧的构思,多样的手法,别样的线索等也是散文流芳的重要原因,尤为突出的是朱先生的语言特色。
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早期散文的风格也曾华丽典雅,后期转向了朴素隽永,质朴清新,这是他散文创作成熟的标志,是其艺术个性的体现。《背影》是他后期文风特点的代表作。朱自清在《背影》序里曾说:“我是大时代中一名小卒,是个平凡不过的人。”他在散文里的自塑形象就是其本色的表现。语言的风格也就当然的质朴自然。这种质朴是语言的洗练而不是叫花子般的寒怆,看似信手取来却又恰到好处,是与时代背景和作者心境相通联,与表现日常亲情相一致,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结合。叶圣陶在评价朱自清先生的用词特色时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德熙也曾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是的,作为诗人的朱自清,《背影》一文的词语没有华丽的词藻,不是精心的雕琢,而是用平白的字,朴素的词,连缀成文,恰能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就像陶渊明的田园诗一般恬淡朴素,却意蕴丰富,达到了语言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
《背影》一文用“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满院狼藉”、“光景(很是)惨淡”、“老境(如此)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己”等似随手拈来的四字词语为“背影”营造了一个感伤的氛围,使全文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这和作者生活的时代有关,是作者真实心境的反映。用了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三个“嘱”,看似重复,却恰如其分的将父亲的犹豫、不放心、患得患失的心理展露无疑。“聪明过分”、“太聪明”这两个口语化的反语,表现了作者成人后对当时不能理解父爱的深深自责。写父亲的穿戴用了五个“布”,与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前后呼应,纯粹的口语。四处背影与四处流泪,互相照顾,互衬互托出浓浓的父子深情……整篇语言都是“日常口语”,但又不是日常口语,这些“口语”是提炼的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是返璞归真的口语,是意蕴丰富的口语。这些质朴的文字,就是生活的本真,它超越了动人的抒情,饱含丰富的情感,像涓涓细流,静静的滋润你的心田。文章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太多,下面笔者就“朱红”一词来一个“深度语文”,挖掘一下这个简单词语所饱含的意蕴。
朱德熙先生也在《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说“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意新,创语新;在平淡之中显出神奇,平止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 “朱红”一词正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创语新”。“朱红”在文中是形容橘子的,橘子的颜色通常是黄色或深青色,色彩中就有一种叫橘黄,“朱红”的橘子笔者没有亲见,也不知有没有。但笔者想,朱自清先生用“朱红”来修饰橘子,也许这就是他的创造,这种创造肯定是有深意的。
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时候,正是朱家家境非常惨淡的时候,父亲赋闲、祖母去世,一切丧事费用均靠借债和“变卖典质”。丧事办完,家中空空,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子女的上学费用,沉重的债务负担等一切重担都压在父亲的肩头。尽快实现“再就业”,获得经济来源成为父亲的当务之急。这时的他一定是心急如焚、心如乱麻。但为了儿子,他强作镇定,还是在“本已说定不送我”、“再三”“踌躇”之后,坚持送儿子去车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事忙”的情况下,还能考虑到儿子旅途口渴,为儿子买了好多橘子(从“抱”“一股脑儿”等词可见橘子的数量不少)。可见他心细如发,爱心之缜密可见一斑。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谈《背影》的写作背景时说“文中所记买橘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难以忘怀……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橘子,就是金橘子、银橘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便不同寻常了。”是啊,这时的钱对于父亲来说是多么重要,家里的一切开支使他正发愁,他可能连吃饭、住宿的钱都没法着落,但他为了儿子,他还是买来了橘子。这时的朱自清的泪也禁不住流下来了,这是被父亲感动的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时间都去哪了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我的蝈蝈将军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可爱的小猫
- 观察豆子
- 观察
- 养蚕
- 颐和园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黄山导游词
- 再逢中秋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 民航会议议程
- 会议记录范例
-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 会议记录介绍
-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 会议管理制度
- 恐怖乐园派对
-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 学术会议通知
-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