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贴近生活实际,析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贴近生活实际,析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贴近生活实际,析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

【论文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顺应了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真正践行“知识来源于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课程资源进行的创新和整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社会经验的结合点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使信息技术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发展的空间,使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论文关键词】贴近生活;培养能力;做法

当今社会是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而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我所处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经济的制约,他们只有在信息技术课上才有机会使用一下电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这一目标,这几年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摸索,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创新和整合,利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点我的体会与做法。

1.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才会有求知探索的欲望,才不会觉得学习信息技是一件枯燥事,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

农村里的孩子,平日里很难有机会和电脑频繁接触,有的同学认为电脑很难学,一时半会是学不会的,而且有些偏远的农村学生在小学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到了中学是第一次学电脑。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计算机教师的特长,充分利用多媒体加强对知识的演示,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及背景材料。同时,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概念与定义,则采用打比喻的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常能接触到的事物和枯燥的计算机语言联系起来,利用两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学生由此及彼,自然便有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硬盘相当于人的“胃”,是用来存储东西的;主机相当于人的“大脑”,能够记忆,完成各种计算和处理任务;数据线就相当与人体的“血液”,用来输送一些营养物质;而“回收站”相当于家里的垃圾桶,用来存放垃圾,在垃圾没有真正倒掉时,还可以捡回来用。这样的比喻对与农村里的孩子通俗易懂,便于他们的学习掌握,使他们不至于见到专业术语就头疼,无从下手。另外,我还指导学生把学生感兴趣的图片、 flash动画等在校园网上共享,开展兴趣小组,让学生主动上网获取所需信息,并学习 flash动画制作,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而在讲PowerPoint方面的知识时,我教给学生怎样插入自选图形,然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合理的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并加以修饰。将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广播给其他同学看,同学之间经过比较,其他同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2.学用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七年级学生学了word的基本操作后,对于文字编辑、图片插入、简单图形的制作、艺术字的处理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新年来临之际,我布置同学们利用word制作一期“红红火火迎新年”的电子小报,同学们兴致高,上网查找资料,下载图片,设计自己迎新年的版面。版面要如何设计才漂亮,图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放?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运用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再通过问老师,问同学,这样就学得较牢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单是复习计算机知识,而是在应用信息技术为日常生活服务,并不断地获得了生活的成就感,使信息技术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大大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再比如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后,对于“5月12日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我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查找地震的相关信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发生的情况、救灾的情况、地震中自救的方法等等。学生很积极的参与,通过不同网站的信息,分析、探讨、总结、归纳。不仅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一些知识,也学到了抗震救灾的一些相关知识,并深有感受,国难当前,我们虽不能到前线帮助灾民,但我们捐出我们的零用钱帮助灾民,好好学习,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3.体会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学主题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回归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信息技术回归课堂,就是指信息技术教学要以人为本, 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习信息技术,通过实践掌握信息技术,最后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的能力,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

那么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去发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大事和时事。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主题,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学习《电子邮件》时,我选择以“爱心接力”为主题开展教学,整节课以给玉树的的同学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为主线,将电子邮件的原理、特点、地址格式要求一起融入进来,使整节课水到渠成,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同情心与爱心。再例如: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时,课前我先布置一个任务:整理自己书桌下的各科目的书并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购入日期。上课时就用《学习用书登记表》为内容,开展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觉得这个软件真有用,值得一学。而在学习利用Excel电子表格创建图表时,学生觉得很枯燥并且学习的难度很大,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做一个调查: “我家三年的收入变化” ,可以是自己家中的变化也可以是周围农民的变化。并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产生的饼图和柱状图,让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锻炼了自己,同时增进了跟父母的感情,丰富了生活经验,了解了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总之,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每一个知识点都体现了一定的生活需要,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任务驱动下,就会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真正践行“知识来源于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有效做法,也是展示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方面。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神创论”可以休矣
妈妈的唠叨
“外星人说”之我见1
《女娲造人》在现实中飞翔
《伊甸园里》是神往的天堂
追求人类起源
妈妈的唠叨
人类起源概说
国宝失踪之谜
妈妈的唠叨
人类起源之我见
人类起源
“神创论”可以休矣
妈妈的唠叨
人类起源
保证书兼检讨书
给媳妇的检讨书
检讨书5
我写给BF的检讨书和保证书
经典的检讨书
MM给老公的检讨书
检讨书10
检讨书13
有史以来最深刻的检讨书
检讨书(珍藏版)
工作疏忽检讨书
检讨书一封
给老公的检讨书
跟老婆闹别扭的检讨书
检讨书12
有效控制质量、工期、成本三大目标
浅谈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建筑面积计算
落地钢管外脚手架施工方法
某单位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办法
转型升级:做强建筑业的必由之路
建筑楼梯设计数据一览
试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土方工程量计算
房地产建筑成本
钢管敷设施工方案
土建资料整理
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的重要性
丙烯酸施工方法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一粒种子》
《笋芽儿》考点练兵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笋芽儿》同步写作范文
《笋芽儿》课前透视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笋芽儿》教学目标
《戏答元珍》
《小鹿的玫瑰花》整体阅读感知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笋芽儿》重难点分析
《笋芽儿》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