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3

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

论文关键词:网页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课程体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研究,努力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企业网站建设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整合,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大学生的新途径。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网页制作》课程,它已成为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公共的必修课程,也受到了其它专业学生的欢迎。网页设计教学内容通常包括HTML、语言、JavaScript 语言、CSS+div、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方面,常用的软件是网页三剑客和Photoshop 的搭配使用。因此就授课内容而言,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2]

分析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条式的课程教学内容,内容无法反映当前社会需求;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缺乏积极性;实验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课程实验往往是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缺乏用于解决实际项目的技术,形成了学生学而不会用的局面。同时,各高校网页设计课程多为36学时,课堂上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知识点。而一些课程网站则只是简单的知识堆积,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二、教改思路

本课程改革的宗旨是: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转变,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学校网站建设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整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3]通过讲授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介绍网页制作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参与项目、创造实践的活动者,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实现具有独立完成网站建设与开发的专业技能,[4]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改革与研究,找出适合专业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大学生的新途径。[5]

三、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

1.教学内容安排

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实际应用为主线来进行,完成必要的知识点传授。同时,按照项目应用实际需求,改变教条式的教学内容安排。[6]在以教师为主的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为了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学到什么以及知道学会了后具备什么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以实际项目或目前应用中的项目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研究内容中去,从项目制定、需求、开发、测试的全过程安排教学内容,从“因材施教”转变为“因需施教”,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7]

2.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实训——教学相辅相成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每节课讲授一个模块的同时,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在“因需施教” 的教学内容安排中,从“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验课则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教师只是讲解基础知识点,启发学生学会在项目开发中主动应用学到的基础知识,通过实训——教学的训练方法完成实际项目,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增加学习效果。

3.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网站建设

目前的网页制作课程学时量较少,对这类实际操作要求高的课程,必须通过课外练习的手段达到学习效果。而传统的课程网站多为知识简单的堆积,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本文提出采用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网站设计,来达到快速吸引学生眼球、发挥课程网站对课程教学的作用。在教学网站内容安排上,既要有课堂教学内容,还必须结合课程安排大量有趣、巩固知识内容的课外练习。同时,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网站也是网页设计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课程网站教学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网站采用的知识点及其用户体验,学生在通过课程网站学习的同时,也学习了网站的制作方法,从而增强课程网站对学生的吸引力。

4.基于认证的课程培养模式

目前社会就业对网页设计人才需求的缺口较大。针对一部分学生对网页设计有较大兴趣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从事网站开发、WEB技术等方面专业技能的IT高级专门人才。依据目前网页设计认证方向和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可以选择ADOBE网页设计认证作内容作为培养方向,在教学内容、网站设计中穿插一些网页认证的教学设计,起到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的作用。通过网页认证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不仅能学到新的和社会接轨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认证考试,获得相应网页设计认证证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5.工作室培养模式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针对本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在指导教师指引下,采用工作室培养的方法,积极和实习基地以及相关企业合作,对外承接一些小型网站设计项目。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室模式作为该课程的配套改革措施。工作室建设采用学生自愿、教师引导机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真实商业项目,在工作室中的学习、开发完全利用课余时间,工作室运行完全采用商业公司运行机制,按学生能力进行分工,最后完成作品并交由企业运行。工作室的建立,既锻炼了学生,又使学生明白课堂学习与实际项目的不同。既锻炼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以点带面,对其他学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笔者发现网页设计课程改革最重要特点是,必须适应社会就业需求。课程定位要明确与相关岗位技能全面接轨,培养网页设计能力、网站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五大关键能力。课程改革通过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精心选取典型的实用案例,形成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教学项目。同时加强与相关合作单位的实际交流。课堂教学与面向用户体验的网络教学相互补充,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课程教学不再局限在小规模的案例范围内。利用大量多媒体课件、课程录像、习题库、试题库等手段,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基于认证的培养模式和工作室培养模式则作为课程改革的配套措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当然,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计算机应用类其它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也具有有益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2]李海燕.基于项目化的《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

(30).

[3]吕立霞.以产品开发为工作过程的《静态网页设计》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10).

[4]郭玉.“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6

(1

3).

[5]娄淑敏.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的课程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

(6).

[6]张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情境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科协论坛,2009,

(5).

[7]梁益军,冯健文.非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课程改革探讨[J].现代计算机,2009,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一步与一生
列车•茶•春花
转折
转折
转折
作文试题
《看着我的眼睛》
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
情感的权力
转折
试题评析
探知的阻碍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品味高考
FDI增长与外贸发展实证研究(1)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探索
关于幼儿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
阿拜经济思想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1)
对幼儿教师“指令’’的另一种解读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1)
从技术环境论看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引进与选择(1)
“传统型”幼儿教师的蜕变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理论综述(1)
关于幼儿教师服饰美的内蕴及其运用探析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四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影子》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五
《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三
《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