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市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障碍及其对策

市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障碍及其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7

市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障碍及其对策

市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障碍及其对策 市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障碍及其对策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市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障碍及其对策


地方文献工作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者通过总结本馆实践经验,探讨了一些做好这项工作的方法。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由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和地方性所决定的。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地方文献停离文献老化规律,有反复提供使用的信息价值。搜集资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收藏与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形成一批特色文献,这就是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特色。早在20年代,政府就开始重视地方文献工作,当时的教育部要求各省图书馆在收藏中外图书的同时,应注意本地人士著述,以保存乡土艺文。到了40年代,明确提出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而且把这一工作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周恩来总理视察云南省图书馆时指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收集齐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总理的重要指示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指明了方向,随后许多公共图书馆相继开展了这一工作,只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地方文献工作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图书馆内部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制约和影响形成对这一工作的众多干扰。本文就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几种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领导因素障碍与对策

地方文献工作的作用与功效往往不是马上能显示出来的,而是需在一个较长时期甚至几十年后才显示出来。因而有一部分图书馆忽略了这一工作,或是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其表现在:有的馆虽然进行了地方文献征集、书目索引编制、咨询服务等工作,但没有设立专门部门,也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都得不到充分保证;有的馆人员经常调换,刚有头绪的工作不得不重新起步,这样使地方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得不到充分保证;有的馆甚至视地方文献工作可做可不做,把本地一些单位或个人寄来的地方文献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隅,不整序、不上架,使得本来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文献得不到充分利用。

对策与建议:由各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委员会牵头,每几年组织一次地方文献工作实施情况检查或交流,从而引起各级公共图书馆领导的重视,把这一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只有领导认识上去了,地方文献工作才会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且取得突破性进展。 笔者所在馆领导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不仅把任务安排到人,把征集的种数、册数写进了岗位目标责任制,以此作为对工作人员年终考核的依据,而且还身体力行,经常利用到政府各部门或其它职能部门办事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宣传、征集地方文献,在他的努力下,赢得了市委书记的重视,书记把自己珍藏的一百多种、二百多册地方文献全部捐赠给图书馆,这对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无疑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经济因素障碍与对策

众所周知的公共图书馆经费问题,是制约地方文献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之一。每年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市级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连正常的图书采购费用都难以支付,更谈不上拿出经费来采集地方文献。

解决经济问题的对策有这样两方面:其一是争取当地政府对征集地方文献给予政策性支持;其二是广泛寻求社会支持。

笔者所在常德市图书馆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1985年和1993年连续两次呈请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关于征集我市地方书刊资料的通知》,《通知》规定:凡属征集范围内的各种出版物,不论铅印、油印,均由出版发行或编印单位免费给市馆赠送一至二份。政府的“红头文件”就象给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发放了通行证,这样我们就不必为经费而发愁。有了“文件”不等于地方文献会自己送上门,具体工作还得靠图书馆人去做。我们于1997年7月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关于筹办常德籍作者作品展览的通知》,广泛向社会进行宣传、发动、征集,许多作者收到函后,纷纷把自己的作品寄送给我们,加上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在这次筹展活动中,我们共收到地方文献四百多种、六百多册。虽然数目不是很大,但也能缓解一部分经费问题。

3.管理因素障碍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资料的目的,在于让它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方文献进行科学的管理,是让其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状态来看,还不尽人意。在地方文献整序上,没有统一的分类表,都是各自为政,有的馆按《中图法》学科分类,再加特殊表示符号;有的馆集中在《中图法》地方志类目后再进行复分或再与主表类号进行组配;有的馆自行编制分类表等等,五花八门。在地方文献保管上,只有少数图书馆是集中入藏,大多数图书馆则是分散入藏,这样给地方文献的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要克服管理障碍,笔者认为可采取这样的措施。在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具体的工作条例和标准出台之前,可由各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委员会牵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布署规范地方文献的整序、编排,以期达到省内一个标准,为地域性的馆际之间的互借、资源共享以及实现计算机联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邹华享 中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图书馆,1998(6)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9(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润凤山茶
给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
猎人海力布梗概
看《英雄豪杰——苏乞儿》有感
考试了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有感
一次难忘的秋游
上学的烦恼
美丽的树叶头饰
家庭“主男”
书给我的启示和快乐
一场神奇的梦
愉快的运动会
读《“枇杷”不是“琵琶”》有感
愉快的体育课
“自主习作”方能真情表达
于漪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影响语文教学改革
让生活为思品教学注入活力
重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让第一课时同样精彩 白小华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报告
向新课程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与加强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谈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 隋丽娜
浅论明代小说中的诗词
左小文主体间性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 蔡宗珍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
唐代语文学魅力
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大自然的语言》语法修辞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重难点突破
唐宋诗中的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纲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测试题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
《大自然的语言》结构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背景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
《大自然的语言》学法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