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4
推动当前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几点建议
摘要:为推动当前 电子 文档的归档工作,笔者从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组织协调和“两套制”归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子文件 归档工作
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形成者或囿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或由于立卷人不熟悉相关操作技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鉴于此,笔者认为,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 规律 ,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
一、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1.借助 计算 机信息管理网,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
随着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 发展 ,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这些文件由各业务管理部门生成、处理,反映了职能活动的概貌,上网前,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是归档的重点。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 网络 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
2.选择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
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注重信息工作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水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也从以往的“分散各异”转向“集中统一”,打破了立卷单位之间的界限,更趋向基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职能活动的内容而建立系统。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统筹本单位信息管理工作,是开发集中统一型信息系统的牵头部门,成为电子文档信息的汇集点,又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是最佳归档途径之一。
二、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建立 电子 文件归档制度
与纸质文档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 计算 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电子文档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了解电子文件的 自然 形成 规律 和 历史 联系,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在鉴定档案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方法,又了解全局情况,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 网络 、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三、“两套制”归档的必要性与适时简化合一的可能性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 法律 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安全。目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其归档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贮装具。档案部门应在每一卷纸质档案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注明对应电子文件的编码及存址,同时,在电子文件归档目录“备注”项中注明对应纸质文件的档号及存址,以便利用时参照互补。在磁、光介质文件耐久性留存的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它与纸质档案将并存很长时间,但从长远看,在电子档案存储介质的技术条件进一步改进之后,可尝试对那些 参考 作用大、情报价值高的档案,采取以磁、光介质归档为主,纸介质归档为辅的做法,而对那些凭证价值较高的档案,则采取以纸介质归档为主,磁、光介质归档为辅的做法。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优化馆藏,也能缓解库房紧张的状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制作
- 《人与宙斯》读后感
- 威风的老虎
- 剪一剪
- 南昌亮起来了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中国书圣——王羲之》读后感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游人民公园
- 借书记
- 家乡的特产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可爱的小金鱼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
-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
- 浅析高速公路附属房建工程建设管理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硅芯管工程检测技术研究
- 民歌地方色彩辩析(1)
-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 谈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世界性影响(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浅议某地铁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施工
-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三
- 《窗前的气球》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四
-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
-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假如》教学设计
- 《假如》教学设计之二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三
- 《从现在开始》片断赏析
- 《“红领巾”真好》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四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二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六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五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