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分析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分析

"

[论文关键词]教学用语;外语教学;英语教师

[论文摘要]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并提高教学用语的操控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教学水平,同时提出若干改善英语教师教学用语输出质量的途径。

教学用语因其特有的双重性,即教学用语既是讲授语也是目的语,因而对学生英语的习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是学生接触目的语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学生对目的语的最直接感受。教师的语言运用直接影响学生特别是初学者的习得效果,因而教师应该知道如何运用教学用语,并有意识地把在课堂上使角的语言尽可能和实际交际中使用的语言结合起来。马卡连科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和效率。”因此,研究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进而使教师有意识地控制和把握教学用语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用语的定义

所谓教师用语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语言,包括课堂用语、教学用语、交际用语和反馈用语等。教师用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1991)。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用语运用是否得体贴切,直接影响着英语语言的输出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用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二、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征

一般情况下,为了达到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目的,教师往往使用经过加工、简化的语言从事教学。回顾以往的研究,首先,Chaudron从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语言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语音、词法、句法和语篇四个方面进行了处理,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语音方面:发音夸张清晰,停顿时间较长,语速较慢,避免元音的弱读和辅音的略读,声音较高,较多书面式的标准发音。词汇方面:选词较为简单中性,较少使用口语惯用语、不定代词和缩略语等表达方式。句法方面:较少使用从句,更多使用简单句,而且话轮较短,频繁使用现在时态,句式结构精心设计而且都比较完整,语速通常比正常速度慢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语篇方面: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语篇功能单一,教师是对话的主导,对话形式使用较多,而且教师常使用重复手段。同时从发展的世界观角度来看,英语教学对象是英语学习者,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学用语也应该是动态的,教学用语应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教学用语绝不是一个呆板的模式,不会只停留在一个层次上。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逐步提高,需要简化和加工的语言项就会逐渐减少。

三、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

以中国英语教师为例,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缺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的经验,因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具有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的共同特点以外,还具有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独有特点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语言中式化,语用不到位,即不地道。首先,中国人使用汉语时习惯用意群来分隔话语重要部分,说话人最想表达的内容会被放在最前面。因此英语在教学时也大都被套上这种中国式的会话模式。其次,相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我国的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欠缺某一语言现象相应的语用知识,例如在表达道歉时笼统地使用“I’m sorry”或“Ex-cuse me”而不分何时、向谁道歉、应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等等因素,造成了学生实际语言输出时的迷茫困惑。在中国语言环境背景下,英语语用环境的缺失是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

2.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数教师还没有能力自觉调节自己的教学语言。英语教师既是英语的传授者又是英语的学习者,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在实际课堂上英语教师用语的差别和不稳定性。实践证明,接受过专业语言训练、口语又较好的老师能够较合理地安排时间,善于捕捉反馈信息,注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也较灵活多变;而缺乏专业语言训练、口语又较差的教师则显得有些呆板,课堂教学组织没有生机。

3.英语教师教学用语存在大量的双语现象,即在目标语里夹杂使用母语,这就存在母语适度使用的问题。

四、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用语操控能力

由于教师用语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学习的成败,并通过上述对英语教师特别是我国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分析,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他们对于课堂教学用语的操控能力呢?

1.作为自身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及文化修养,加强自身1:7语运用水平。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感知力,是学生重要的目的语言输入来源.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特别要从“口”上下工夫。要重视语音,进行发音训练,做到语音语调过关。"

2.加强跨文化对比意识,提高语用能力及语用认知意识。举个简单的例子,圣诞节来了,学生给外籍教师送去了一份包装精美语言及文化修养的礼物。外籍教师兴奋地问:“CanIopenitnow?”学生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No.ItisO/I—lyacheappresent.”把外籍教师弄得十分尴尬。究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存在“语用意识缺乏”的状况,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英语语用知识。所以教师要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用意识以便使他们将来在课堂以外也能有意识地辨别语用含义。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语用知识,提高他们这方面的意识。

3.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是英语和母语的关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的原则。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以便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在教语法和讲解抽象名词时,可适当利用母语。用英语来概括这个关系就是:“SpeakEng.1ishifpossible,speakChinseeifnecessary.”其次是课堂用语中准确与流利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口语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是有错必纠。过分强凋语言形式的掌握及语言准确的训练,使不少学生因怕讲错而不敢开口。与此相反,我们不少教师的课堂用语则是流利有余,而准确不足。殊不知教师的不规范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和领悟程度,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4.注意汉英双语对比分析,掌握英汉语言表达特征,尽量避免中式英语。由于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英语专业授课时教师通常都是全英语教学,加之对汉语课程的忽视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母语水平一定程度的下降,对英汉语言差异性不敏感。因而产生诸多的如前所述的所谓的中式英语,因此英语教师要对语言差异具备一定的认知度,减少中式英语的出现,真正全面提高课堂话语水平。

5.了解前沿的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语言教学策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除了由其口语水平决定以外,对学生的反馈和心理的把握,也就是教学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也是影响其教学语言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如英语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学习,避免流于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合格的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就不应忽视课堂英语交流这一环节,因为英语教师对所教授语言的使用是学生直接且长期接触该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特别在口语、跨文化知识、教学策略技能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上提高自身课堂语言的操控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白兔
在白天感受黑夜
友谊沐浴池
这些动物真感人
晴空真美
咱当兵的人
小实验大哲理
可爱的家乡
胆小的我
笔直走,转弯狗
可爱的小狗
《狗狗历险记》连载童话小说
激情夏日
文明在我身边
静的意义
武隆县石桥乡中心校2009年春期学校工作计划
公共教学部工会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武威十四中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
2009年学校总务工作计划
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计划
2008-2009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2009年学期活动工作计划
2009年中学工作计划
2009学年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石牌小学2009年上期工作计划
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
2009年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教育局08年工作总结及09年工作计划
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开发价值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死刑研究方法论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触目惊心的现实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性及优势分析
在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及其优化策略
论刑事诉讼价值追求的转变(2)刑法论文(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正当防卫法律价值的理性思考(5)刑法论文(1)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7)刑法论文(1)
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论刑事诉讼价值追求的转变(5)刑法论文(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案例
《找春天》教学片断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
《燕子》教学小案例
《雪孩子》教学案例
《梅花魂》教案
《索溪峪的“野”》教案
《凡卡》教案
《一夜的工作》教案
《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反思
《桂林山水》教案
《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点评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