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邓小平教育战略

浅谈邓小平教育战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邓小平教育战略

"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教育地位 教育发展 教育管理 教育战略

论文摘要: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从战略高度重新思考教育地位、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等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战略论,为充分发挥教育事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鸯要历史作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讲话和谈话,都突出了教育的战略地位。他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以教育战略为起点,并始终贯穿着教育战略这根主线,从教育地位、教育发展、教育管理和改革等几个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一 教育地位战略论

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毛泽东早就有过不少论述,他曾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建国以后,他也多次提出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并预见:“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为了适应全面地大规模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他又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曾千方百计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从而奠定了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并培养了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战略思想,依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其战略,要求全党把教育作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战略前提和基础与战略动力和后劲来关注和重视。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开始就从教育和科学入手,部署力量,制订战略规划,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新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搞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当邓小平着手领导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的时候,正面临着人口多、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落后的严重危机,从何处寻找我们最终出路的战略策略呢?邓小平选择了教育。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基础在教育,一是要把教育办好,否则,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他自告奋勇主管科教方面的工作,并为科学、教育战线规定了造就一支浩大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和一大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的战略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关键。现代教育是现代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战略杠杆,忽视教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正如他后来所总结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任何个地区和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按照邓小平和党中央的部署,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设计要求把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提到战略首位。他认为,到21世纪中叶,我们之所以有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根据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怎么个上法呢?“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才有希望。所以,中国只有把经济发展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教育、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轨道上来,才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然而,由于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比发达国家本来就落后了20年,现在又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严竣挑战。为了“迅速掌握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邓小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教育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大量增加教育、科研经费。他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只有各行各业都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才能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

二 教育发展战略论

根据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遵循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邓小平同志继承毛泽东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认为,发展教育,培养训练专家和劳动后备军,应该有与国民经济计划相适应的周密的发展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使教育发展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到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据此,邓小平同志倡导改革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并亲自部署领导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以基础教育为主体、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首先,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调整了教育内容。他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所以,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教材非从小学抓起不可,关键是教材要能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又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他在南巡谈话中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战略内容及其主攻方向,昭示了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

其次,根据时代需要正确贯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认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然而,“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认为,在内容上,学习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到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劳动的内容,到大学以后,重点是结合学习搞对口劳动;在方法上,既要反对“劳动越多越好”和以劳动代替教学的倾向,又要反对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和生产劳动需要的倾向,从而确保“学用一致”,早出人才,多出成果。否则,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或学非所用,或用非所学,就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会因此受阻。

再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思想,在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科学文化知识教学上的同时,又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就越能早日成才,早出成果。就越有助于实现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 教育管理战略论

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知识分子,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对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毛泽东曾指出过:“他们在民主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他认为,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他指出:“要把‘文化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当然。不是马上就要怎么样,而是作为一个方针,一个战略措施,从长远来说,这个问题到了着手解决的时候了。具体说来,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管理战略包括如下要点:

首先,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教育战线推翻了压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的“两个估计”的精神包袱,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名誉。肯定了“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并进而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所以,要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就要特别注意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然而,要调动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仅仅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还不够,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实际问题。下决心“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问题。只有形成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社会风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作用。

其次,要求全党树立起珍惜人才、保护人才的战略意识。他一方面强调对知识分子的“政治要求要适当”,“不要求全责备”,以致大伤元气。“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为此,他规定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标准。

他说,毛泽东同志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鼓励他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足以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我们的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当然,知识分子中有些人可能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但那是教育、帮助的问题,不要特别苛求于人,应当着重看他们自己的基本政治态度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贡献。“对于犯了错误的人,有的需要有适当的惩处。但不要强调惩处,要强调帮助,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帮助他们进步”。“人才难得”,要珍惜人才,保护人才,不要将他们“一棍子打死”。其目的就是为了稳步地扩大知识分子队伍,并保护他们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所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这样指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另一面,邓小平又要求知识分子自觉改造世界观,要不断健康地成长。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由于还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所以知识分子就需要注意解决自己是否坚持工人阶级立场的问题,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但这并非对知识分子的特别苛求,也与“文革”中对知识分子大搞政治运动有着原则的区别,而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人进步的必由之路。

再次,明确教育科学文化战线领导工作的战略任务,搞好后勤服务。他认为,教育和科技领导部门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搞好后勤服务。他认为,教育、科研部门的后勤部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十分重要。“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后勤工作包括提供资料,搞好图书馆,购置和供应器材、实验设备,建设中间工厂,也包括办好食堂、托儿所等”。所以,“大学里应当有一批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人,把这方面的工作管起来,使教学和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做好业务工作,不要让他们为设备和工作条件问题到处奔跑”。这样的教育管理战略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发展争取时间,争取主动,有助于实施并达到早出、多出人才和成果的战略目标。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我国教育问题的论述,从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固有的战略地位出发,根据现代化建设急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要求和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始终把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思考和部署,阐明并实施了“三个面向”的教育发展战略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管理战略。从而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为新时期党的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对推动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整个经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的校园
卖红枣的山东人
暴风雨来临之前
我的家
草莓
下象棋
毛巾与游园会
小白兔
包饺子
理发作文
日记一则
故乡的早晨
妈妈的爱
2012年9月入党申请书
2012年高中生入党申请书
大二学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入党申请书
2012年11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共青团团员的入党申请书
18岁青年人的入党申请书
2012年6月教师入党申请书
标准的入党申请书
大学新生入党志愿书及个人自传
2012年大一学生入党申请书
转预备党员入党志愿
9月大学生入党志愿
大一新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10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幼儿音乐教育初探
声乐演唱艺术及思维
关于防止脱轨与增强铁路行车安全的建议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放松
综合物流中心探要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
论二胡演奏的音乐意境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的诗意化特征
我国物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诱导
交通运输对发展高速公路客运的思考
小型曲式中易混淆曲式的比较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8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堂实录
《给予树》词语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相关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5
《给予树》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学建议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6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7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给予树》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3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