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研究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研究

"

论文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 艺术观念

论文摘要: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欣赏不是简单地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进行认真的观察体会,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不断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其自身素质是影响幼儿欣赏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是我们倡导的宗旨。

一、美术欣赏在幼教活动中的意义

美术欣赏作为一项基本的美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教学中存在着,是学习美术不可缺少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美术欣赏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了解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绘画种类、绘画特征及每个时期的美术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风格。美术欣赏对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拓宽创作视野,弘扬人类正义精神,确立开放、宽容的审美心理,重构知识结构有着积极意义。

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同样,美术欣赏也是对幼儿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它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能使幼儿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欣赏内容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教育。

幼儿美术欣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中,欣赏与绘画、手工、玩具等内容有机结合,构成美术教育的完整体系。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的欣赏接受能力和范畴,才能为幼儿欣赏教学做好前提准备。首先,幼儿认知美和欣赏美是需要时间和方法的。美的欣赏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生活中美的形象、美的形式随处可见,但幼儿对这些美不一定能直接感受到,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其提高审美能力,达到审美目的。其次,幼儿美术欣赏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人们既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也可以用艺术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前者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活动。三至六七岁幼儿的思维特点就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是需要用艺术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因此,在美术教学欣赏中,幼儿通过欣赏教学可以了解许多个人经历无法得到的丰富知识。

二、幼儿美术欣赏的范畴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儿童的审美敏感性,使其在生活中更加有信心,能主动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儿童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可以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有选择性的,什么样的物象他们可以感知、接纳,接纳到什么程度都受其感知能力和内在情感结构的制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尽相同。因而,我们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前需要了解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年龄幼儿对生活中美的物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以便能使欣赏活动真正达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效果。

实际上幼儿在出生2-3个月时就对生活中的光和声有了明显的感知,并能够逐渐熟悉某种形象和声音,过了4个月,它就会主动寻找光源和声源,5个月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去伸手抓摸自己感兴趣的物件,并能通过手足舞蹈和咯咯的笑声来体验人生最初级的审美乐趣。

2-3岁是幼儿能够欣赏具体形象和感知具体情节的阶段,幼儿情感是单纯的,他们为之陶醉的事物都带有某种幼稚的特征。简单的形状、单纯的颜色以及单纯的情节都能引起这个阶段孩子的共鸣,而一些深沉、含蓄的表现很少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经历有限,他们的内在情感比较单纯、自然,审美体验也是单纯的,已有经验的参与比较少,也没有成人那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他们的审美体验更多的是对物象感知的认识及伴随着的感性愉快。

幼儿过了6岁以后,大脑机能日趋完善,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标志,就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了明显增强。精力的充沛给幼儿的审美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他们的审美能力已相当成熟,艺术才华也逐渐显露。历史上许多驰名世界的伟大艺术家都在幼儿阶段表现出了惊人的才能。

一般来说,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大致包括3类:

1.经典性的美术作品:包括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的美术作品、雕塑及工艺美术品,这些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

2.儿童画家创造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创作的,深受幼儿喜爱。"

3.幼儿的绘画:包括国内外的优秀幼儿作品,同园同班孩子较好的、富有创意的作品,这些作品距离幼儿情感最近,最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绘画作品的欣赏,在幼儿的欣赏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使幼儿欣赏到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物象的美,使幼儿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不断延伸。而对好的欣赏作品,要使幼儿产生美的感受,产生更丰富的联想,并能够用艺术的语言和词汇表达出来,还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正确科学的方法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能够使幼儿、教师和欣赏作品融为一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似与不似的审美评价

幼儿对美的感受是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对形象和色彩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在造型方面,幼儿一般喜欢看一些具体的、简练的形象,在色彩方面,他们也总喜欢鲜艳和绚丽的色彩。就单一色彩的物象与五彩斑斓的物象来说,幼儿一般喜欢后者,因为后者的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较强,并且能够激发幼儿多方面的联想,也最能使他们感到兴奋和愉快。这种凭借好听好看韵标准来判断对象的美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幼儿在审美力发展提高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是审美毕竟是一种宽泛的精神活动,它的内涵并不局限于这种初级的标准当中,粗犷的造型、滞重的色彩在绘画当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也从不同角度传达着美的信息。如果要使幼儿能够真正切实地欣赏这样的美就要跳出初级标准的束缚,向更高层次升华才行。

似与不似的审美标准是幼儿美术欣赏中一个很重要的层次。在艺术观念上,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是以道德为价值判断准则的。中国传统历来讲究作道德文章,把绘画的功能也定位于“明劝戒”、“著生沉”这一辅翼道德的层面上。中国传统绘画虽然在技法上是注重笔墨的,但在作品的内涵上也是借物咏怀,抒写胸中逸气。因此,历代的绘画作品中大多都能看出作者表达兴趣和情绪的痕迹。幼儿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可以从似与不似的角度,由教师悉心引导去观察,去扩展自己的思维,抛开具象的束缚,主观地去理解作品。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在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一时还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总之,让幼儿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必须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作品须接近生活才行。因此,欣赏美术的似与不似不能以对错的观点来评价,不能随便否定,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提高。

四、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

在幼儿欣赏活动中,涉及美的内容是宽泛的、多彩的,而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幼儿美术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调查显示,幼儿园课程中美术欣赏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把这种活动列入课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幼儿欣赏能力的开发主要取决于生活和教学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而一般家庭对孩子的欣赏能力开发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格外重要,这也是从事美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把美术作品欣赏引进幼儿的活动室,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有效的。这种对美的作品欣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是其他活动不能取代的。

应该说,幼儿教师与艺术家欣赏美术作品的水平是有差距的,艺术家对作品的认识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现代的,也有客观的,主观的,对作品的认识也有一定深度,他们可以更科学地把这些认识传播给学生。相对来说,部分幼儿教师的审美观念则较多的受传统优劣观念的影响,往往笼统地把作品归纳为好与不好、像与不像。这种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审美观,同时也会为孩子的欣赏观点注入成人好恶的习惯因素。幼儿年龄较小,对真、善、美之间的界限不明确,对他们来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观点,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是对美术作品欣赏来说,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用好与不好来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首先,教师必须全方位地理解作品,对作品的内涵有一定的认知,客观地分析作品,并且能站在幼儿的角度欣赏作品,让幼儿在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领略教师对作品的理解,而后从精神上跟随教师达到认知美的境界。其次,美术作品应多与其他形式相配合,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如语言、自然、音乐、文学等等,把欣赏活动变成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这样能够使幼儿在广博的知识环境中逐渐成长。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调动了人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挖掘了人在无意识层次上的生命潜力,使人成为更加完美合理、有情感、有智慧的个体。通过艺术可以充分地发掘儿童的潜力,使其精神世界更开阔,生活更丰富多彩,更富有活力和进取精神。因而,从形成和塑造未来完美和谐的、具有创造性人格的角度来认识幼儿审美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爱秋天
这就是我
看台风
一个背叛我的人
美丽的净肠河
难忘的一件事
《南辕北辙》续
大手和小手
买龙虾的老奶奶
大公鸡
难忘的一件事
榆林匆匆三日游
买东西
梦中的公园
个人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 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学习郑培民,克难攻坚,搞好普查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
纪律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党)
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强大执政能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吃透政策  狠抓落实-先进性教育心得
超前理念与先进文化融合 构筑特色商城
先进性教育心得 (六)
纪律教育学习心得
寻梦顺联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保护环境演讲稿(大全13篇)
赶走借口,因为它是精神瘟疫
我国物权法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论人格权之经济利益和权益的类型化
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从占有之法律规定看对我国改革的启迪
知识产权共同侵权问题研究
侵权行为法中之过错研究报告
非常损失规则的比较研究
物权公示原则的多重视角
运动员的肖像权属于谁
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
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研究报告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悬赏广告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占有改定取得的所有权之效力
《示儿》课堂设计之二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之一
《船长》课堂设计之二
《爱之链》课堂实录之一
《船长》课堂设计之二
《小草和大树》教材解读
《负荆请罪》教案设计之二
《示儿》课堂设计之一
《爱之链》教材分析
《船长》课堂实录之一
《船长》课堂设计之一
品读《爱之链》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之二
《爱之链》教案之三
《负荆请罪》教案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