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浅议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议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

论文关键词:理想信念;社团文化;学生骨干

论文摘要:以学生为本,全方位育人,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校是优质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高地,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成才而展开的,成功的高校管理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在学生工作中,更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工作的总目标,视他们在校期间能顺利完成学业,毕业之后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高校整体工作的核心。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我认为应该坚持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成败本无定数,尽在优势得失。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发挥了优势,掌握了主动,用革命化打败了机械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理想信念之火永远不灭,它对人们的实践行动仍然具有导向、驱动和激励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教育武装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放在首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地改善;同时,人们的政治、文化、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这就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江泽民同志强调“四个统一”的要求,即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显得更加重要。在具体环节上,除了加强和改进日常的政治理论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之外,还应注重时事政治、形势任务和政策的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注重基础道德培养和优良习惯的养成

社会基础道德的培养和优良习惯的养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无数事实说明:从小受到文明教养和良好熏陶,到了社会上,其言行举止往往也比较规范。因此,作为培养教育人的学校,应该有更深远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考虑。教育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的习惯。

“非典”的出现给学校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只有使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文明、卫生、公德对于我们犹如生命一样重要,才能克服陋习,使精神文明在校园发扬光大。良好习惯、文明意识的形成,除了从认识上的提高以外,还需要从具体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应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修养与基础文明的养成,严格执行学生行为规范,做到“四文明”、“四有”。“四文明”即上课起立不迟到,墙面桌面不乱画,公共财物不损害,地面卫生保持好。人走锁门要关灯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教室建设;以无晚归、无晚起、无花脸、无乱贴乱挂、无违章用电、无赌博、无打架,物品摆放整齐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宿舍建设;以就餐排队不加楔,爱惜粮食为重点的文明就餐建设;以尊敬师长,会使用文明用语,男女交往得体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待人建设。“四有”即公共场所有秩序。待人有礼貌,不文明现象有人管,环境分担区有人扫。同时应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毕业文明离校、新人新事评比等活动,净化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另外,应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美化绿化校园,构建公共卫生设施,逐渐形成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三、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展示平台

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只是一个方面,还得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潜能得到挖掘和提高。因此,高校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用高雅的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要在专家和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多种活动,给学生以选择机会,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因素来对待,为广大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开展文艺汇演、普通话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比赛、舞蹈比赛、歌手大奖赛、服装表演、书画摄影作品展、手工作品展等活动,并且要体现“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有欢乐、人人都有所得”的基本思想和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以共同志愿、爱好为纽带的非正式群体组织。而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一定爱好为基础。以一定的活动为内容,以社团为阵地开展的群体文化。近年来,学生杜团由过去零星自由的小规模状态发展到现在的与多学科广泛交叉,朝着多层次、多渠道、多品位、多形式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学生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是高校管理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1.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放在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首位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社团文化应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尤其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娱乐性相结合。注重强调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坚持雅俗共赏,打造精品,多层次,多形式,引导社团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以优带劣,以好带次,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样。学生社团文化就能反映青年学生多样化需求,贴近时代脉搏,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其育人功能就会得到充分实现。"

2.把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作为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重点

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松散性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要规范和管理。高校在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社团文化的引导和管理。一是要规范社团登记程序。社团的成立必须有明确的社团宗旨、章程,有一定的活动阵地,有一定的社团成员,有明确的活动计划等。二是要引导社团开展活动。一方面要支持社团自主开展适应本社团成员实际需要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要使社团文化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符合。凡是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展现个性,提升素质的社团文化都要大力支持。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不断推进社团文化创新。凡是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要及时纠正,尤其是对有害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文化要坚决取缔。三是要建立社团管理制度。针对学生社团的特点,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学生社团的成立、活动方式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促使社团文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发挥学生骨干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在高校,学生多且分散性强。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会在学生箭理中的作用,是高校管理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学生会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广大学生的代言人。因为学生会干部来自学生,植根学生之中。最了解学生的呼声,最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此,高校应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依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结合我院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选好人,用好人。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学生的思想也在产生着变化,有的把进学生会看成是捞资本得好处的途径,有的不愿意为学生服务,起不到学生干部应有的作用。因此,选好人是基础,用好人是关键。对学生干部的任用应以民主评议为基础,多方考察了解,把那些思想品质好、道德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的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会当中。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培训,监督和检查,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2.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学生干部学习生活于广大学生中间,最了解学生的呼声。学生干部应及时将这些“呼声”如实地反应给有关管理部门,为学院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同时,又应把学院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时传达给广大学生。

3.依靠学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学生希望学院组织开展哪些活动,学生干部应是最了解的。学期初,学生会应根据学生需要,制定出活动计划,学生管理部门经过研究讨论后,确定需开展的活动,这样,开展的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心声,同学们又乐意参加。而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又应由学生会具体组织实施,可有效地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

4.让学生参与食堂、宿舍管理。食堂卫生、饭菜质量、宿舍环境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学生会应成立监督机构,对食堂卫生、饭菜质量和宿舍卫生不定时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以促进食堂卫生和饭菜质量的提高,创造高雅的宿舍文化环境。

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系统完善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公约规范,不仅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而且可以强化积极向上的群众价值观还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重要制约作用,使其生活在各种有益的规范中,有章可循。

要坚持依法治校,依靠制度提高学生管理的规范性。制订学生管理工作条例,印制学生管理制度汇编,让规章制度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生一入学,首先学习《学生守则》,了解学院的规章制度,明确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违犯了就要受到处罚。同时,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量化管理办法,使学生的日常行为都转化为量化分值,并与评优、奖惩挂钩,这样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未来的苹果
我的生日快到了
找春天
春天来了
我的母亲
走进社区
我的房间
我的学校生活
做一件好事
星期天去公园玩
我爱我的祖国观后感
春天像小姑娘
胆小的我
自我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再审视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教育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观点、新途径的探索
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策略思考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思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范进中举》课本剧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