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把握
"论文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转变 体系
论文摘要:面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一套与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分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网络热情的持续升温以及网络的多元化、复杂化等问题的出现,如何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一套与网络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成了当务之急。
1 传统教育思维与表达方式的转变
网络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否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度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而影响物质文明的建设。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人所共识。建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教育者根据自身的感觉或经验之上的传统的施教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1.1传统教育者的转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主动给予的态势,常常将许多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和感召力得信息进行思想理论灌输。受教育者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根本不可能解决真正的思想问题。随着网络这一新型的“第四大媒体”的出现,网络的便捷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网络的虚拟又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格、权利、地位等一切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没有师生之分、高低之别。网络所带来的这些特性也就使得教育者一方面应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而充实完善自己,坚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要把重心和侧重点放在教育引导上,教会受教育者判别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受教育者正确选择信息,学会利用网络来发布、传递、筛选、过滤和整合信息。可见,把封闭教育模式下简单灌输变为双向的教育引导,把强制灌输与互动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思维与表达方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方法。它注重的是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和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二维教育方式,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学生,受教育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二个老师;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的是集文字、声音、色彩、图片、动画、影视等为一体多层次的大量图文并茂的视觉三维教育新方式。教育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教育方式突破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网络的开放使得每个学生在任何闲暇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获取信息,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进行思想交流。大学课堂的外延大大扩展,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它还包括数量庞大、各式各样的网站,网上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并显示其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一次性投入后,可以得到无数次重复使用。无可置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
2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平台
如果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看成是一台电脑的话,那么教育思维、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就是一组合适的硬件,方法的构架就是一套实用的软件,但是单单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想要一台电脑的性能更加完备,更加卓越,一个好的教育基础平台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操作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基础平台就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2.1以网络优势的把握为前提
对网络优势的把握是我们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也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依据。网络环境具有资源共享性、交流互动性、主体隐蔽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可以承载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模式和手段的转变有了潜在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熟悉网络特点,把握网络优势,坚持实现网络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结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围绕网络特点选取合适的技术支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变,构建大众共享、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育模式。
2.2以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依托
网络技术是我们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平台的重点。它是连接网络特点与网络功能的桥梁,使网络教育功能的实现成为一种现实。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体(报刊)、声音媒体(广播)和视觉媒体(电视)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使教育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实现了对受教育者多重感官的刺激。离开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冶教育者要注重通过网络技术的演绎,运用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对教育过程进行综合处理,变传统单向教育为互动交流、变单一呆板为灵活多样,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进行富有创新性的建设,使枯燥的政治性内容有效地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认识。
2.3以网络功能的实现为关键
功能是事物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集中显露。无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研究,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开发,其目标都是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体地体现在传播先进文化、寓教于乐、舆论引导和释疑解难等诸多方面,但归纳起来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两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功能包含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特殊功能包括沟通互动功能、覆盖渗透功能、预测预防功能、咨询选择功能和营造氛围功能等。以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依托,这些功能渗透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影响的整个过程中,其实现程度关系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网络发展的最新特征,用网络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活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刘彦鹏
- 我的同桌
- 秋游青春公园
- 我的好朋友“周玮”
- 小天使
- 我的小伙伴——解鲁璐
- 徐琛转学走了
- 我的知心好友
- 友谊风波
- 机灵的香儿
- 我有一个好朋友
- 我们心中美丽的奥运会
- 老鹰捉小鸡
- 黑暗中的生命
- 她
- 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
-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
-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
- 构建网络德育体系 培养e时代少年
- 试论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 建设高校网络 完善大学生思想个性
- 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初探
- 集群技术及其教育科研应用
- 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
- 对CAI认识的四大误区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 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 在网上进行教师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 政府如何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
- 《月光曲》教法建议
- 教师要做学生的知音──我听闫学老师执教《伯牙绝弦》
-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 高山流水深相知 伯牙绝弦谢知音──特级教师闫学《伯牙绝弦》赏析
- 《月光曲》词义辨析
- 《月光曲》内容提要
- 评邹红霞老师《伯牙绝弦》
- 听钱锋老师上《伯牙绝弦》课有感
- 《月光曲》学习重点与难点
- 《月光曲》词语造句
- 《月光曲》相关链接
- 《月光曲》佳句赏析
- 《月光曲》词语解释
- 《月光曲》习题提示
- 《月光曲》句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