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4
浅谈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1)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财务状况
一、现金流量表的演进 最早的资金流量表出现在美国。通常,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约当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内,财务状况变动表一直是西方国家三张必报的外部报表之一,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重视。但是随着70年代中期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客观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许多公司经历了严重的现金紧缺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因此而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还是外部投资者、债权人,都开始关注与决策相关的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主要目的也随后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合理的决策,评估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及不确定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4年颁发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会计中各种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认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应包括现金流量表,肯定了现金流量信息在财务会计报表中的地位。1987年,该委员会公布了第95号公告《现金流量表》,并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发布了“E36现金流量表》”征求意见稿,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取代原财务状况变动表。1993年7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但对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内容没有作具体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状况变动表因其本身内在的缺陷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因而我国于1998年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从1998年起,在我国企业中全面推行现金流量表,这标志着在我国编制了5年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正式被现金流量表替代。2001年对该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财政部制定了包括现金流量表等在内的38项具体准则。
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并直观反映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在现金流量表中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类,清楚地反映出公司的每种主要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便于分析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差异;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资金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能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筹资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
3.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通常报表使用者比较关注企业的获利情况,获利情况一般通过利润表反映,但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取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有偿债支付能力。有时,利润表上利润实现并不可观,但却有足够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损益表的不足,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 根据以上理解,银行承兑汇票可不可以包含在现金等价物中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实务中,企业大量的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济业务往来,都是通过银行结算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票据实施办法》,央行对银行结算办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支付结算办法》。办法规定企业目前可以选择使用的票据结算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大部分票据都是即期票据,可以即刻收款或存入银行成为货币资金。因此,我国的应收票据应为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目前存在的大部分商业汇票都是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由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承兑申请人签发,经银行承兑,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银行是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承兑申请人在汇票到期前应将票款足额交存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必须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严禁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申请条件十分严格,尤其对申请人的资信、具有支付票款的可靠资金来源和能力特别重视。 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对比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核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我真想成为一朵云
- 小狗 “丁丁”
- 老鼠和蚂蚱
- 秋天的早晨
- 美丽的大自然
- 狗娃的自述
- 迷人的郊外
- 美丽的秋天
- 我的课余生活
- 补衣服
- 秋的变化
- 我与大队委无缘
- 我属兔
- 我真想成为一朵云
- 城市轨道交通最新技术及评定
-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 长春轻轨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思考
- 直线电机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及计算方法初探
- 城市轨道车用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其应用
- 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论权力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地位
- 上海地铁车辆段检修体制与机制改革构想
- 可比性的概念: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
- 平面交叉口轻轨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研究
- 论政治法治化
- 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初探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丑小鸭》
- 《北京》综合资料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看雪》教学实录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反思
- 《坐井观天》课程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