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讨

基于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8

基于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讨

"

【论文关键词】教学光盘 光盘播放 案例 教学事件

【论文摘要】文章从基于案例的学习的角度分析了教学光盘资源对教师教学设计的支持作用,接着从教学事件的角度阐述了应用教学光盘资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和策略。最后文章提出中小学教师应合理应用好教学光盘资源,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向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农远工程采用三种设备配备模式,分别为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二:卫星教学接收点;模式三:计算机教室。这三种模式是向下兼容的,模式二和模式三具备模式一的硬件配备。教学光盘播放是三种模式所共有的,能否发挥其教学功效,直接影响到农远工程的整体效益。本文探讨如何应用教学光盘资源支持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一 模式一概述

模式一是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包括教学光盘播放设备(DVD影碟机+电视机)和成套教学光盘资源。配备模式一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足,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有效使用教学光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困难。教学光盘资源按资源类型可分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小班教学光盘和专题教育光盘等。其中,小班教学光盘属于课堂教学实录,它包括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类教学光盘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教师授课,对于教学点具有重要意义。而多媒体资源类型的光盘提供了与教材相关的课件、视频、音频、动画和图片等资源。本文探讨的主要是课堂教学实录类型的教学光盘。

二 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的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光盘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于光盘的教学设计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根据光盘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另一种是根据教学设计选择光盘资源。其中,后者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选择或整合光盘资源的能力。而前者适合于教师应用小班教学光盘进行替代性教学或者借鉴光盘中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教学光盘中的优质课、示范课包括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属于视频案例。下面从基于案例的学习这一角度分析教师如何借助教学光盘设计教学。

1 基于案例的学习

案例是对真实问题情境的描述,这些描述可以采用文本、图表、视频等呈现形式。[1]案例与特定的专业或领域有关。对于医学专业人员,一个案例可能是病人的病历和检查结果。对于专业教师,一个案例可能是展示教师教授某个主题的一堂课的一段视频。教学光盘中的视频案例描述了教师导入新课、讲解知识、组织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教师根据视频案例设计教学的过程就是基于案例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是一种真实情境下的复杂活动,而案例描述的是真实问题情境,并具有类似脚本的结构,因此基于案例的学习符合教师教育领域的特征,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假设农远工程教学点某位教师要设计一节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供选择:A.阅读教学参考书;B.听学校其他教师讲课,获得经验;C.观看并分析这节课的示范视频课例。方式A能够为教师设计教学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书本知识转化到真实情境时会有困难。方式B和C都是基于案例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教学。但教学点师资匮乏、水平不高,因而方式B可行性不强。教学光盘提供了优质的视频案例,模式一环境下方式C具有实用性。因此模式一环境下,应提倡教师应用视频案例进行教学设计。 "

2 应用教学光盘设计教学

光盘中的视频案例包含一节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其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可模仿性。但视频案例中的教学环境不等同于教学点的实际情况,基于教学光盘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应用教学光盘教学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教材、光盘和实际教学目标这三者的关系。光盘播放教学的目的是以光盘为媒介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当光盘内容与实际教学目标不完全吻合时,应当以实际教学目标为准,合理安排光盘播放内容和播放方式。

(2) 观看光盘,熟悉光盘内容

教师教学设计时应熟悉教学光盘内容,观看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光盘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理解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的目的。第二,分析光盘中教师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第三,熟悉光盘中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师应从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出发进行借鉴学习,不能盲从。

(3) 形成教学设计

通过反复观看教学光盘,教师要形成适用于实际教学的教学设计,解决光盘播放方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师角色定位等问题。教师可采取由教学光盘引导,以光盘为脚手架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观看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体现在光盘播放的过程中。因此对于实际教学中观看光盘的时机、内容、方式(如直接浏览、反复观看、同步模仿等)以及何时讲解等教学细节,教师必须明了于心,保证实际教学的流畅性。

三 教学光盘在教学中的应用

模式一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教师能力要求不高等特点,在农村中小学应用效果较好。不少研究者对模式一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些教学方式或模式。概括而言,主要有两类。第一类关注教学光盘资源的功能特征和播放方式。例如,王陆等人[2]归纳出DVD教学资源应用模式的基本形态有:全程依托式、分段依托式、组合分段式和多重组合分段式。陈庆贵[3]指出基于光盘资源的教学应用模式有四种:直播教学模式、模仿对话教学模式、情景互动教学模式和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谢文斌[4]认为教师播放光盘的方式主要有先讲后播式、先播后讲式及讲播同步式三种基本方式。第二类根据光盘播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来分类。例如,郭绍青[5]指出模式一环境下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替代性教学及替代和辅助相结合教学。王艳丽等人[6]提出“节目主持人”教学模式。综观这些分类方式,各有特色,探讨了模式一环境下如何应用光盘进行教学的问题。但对于教学光盘如何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光盘支持教学的优缺点等问题缺乏具体的阐述。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管采取怎样的光盘播放方式,核心在于引发并促进学生学习。我们可以从光盘资源支持学生学习过程的角度重新考虑模式一环境下的教学。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一般说来,它包含一套外在于学生的、设计用于支持学习内部过程的事件。[7]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为分析和理解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框架,据此可以分析如何有效地应用教学光盘支持师生的教学过程。

加涅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9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8]虽然光盘资源可以提供学习所需要的一些材料,但它并不能提供促进学生学习的完整的教学事件。例如,光盘资源能够呈现教学目标、传递并讲解教学内容,但难以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和反馈,不能评价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根据光盘创设这些教学事件,通过播放方式或教学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由于教学光盘的介入,改变了教学环境的要素,增加了电视里的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因此课堂教学事件的引发和实施方式与一般课堂有所不同,具体阐述如下。

1 引起注意。光盘播放的视频画面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在光盘播放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电视机课堂和现实课堂之间教学情景的转换,例如从电视画面转到黑板,由电视上的教师讲解转换到课堂教师讲解。这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例如,用遥控器将电视画面暂停或者用语言或姿势提醒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转换。

2 告知目标。教学目标指明了学生努力的方向,是对教学效果的预期。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光盘播放或二者结合的方式阐明教学目标。电视中的教师所阐述的教学目标应与实际教学目标一致,如果二者不一致,教师应采取自己阐述的方式,避免误导学生。

3 刺激回忆先决性的习得技能。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通过提问或练习巩固已学知识,为新授课做好铺垫。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把先前学习提到工作记忆中。在光盘播放中,电视里的教师也有类似的教学活动,但主要面向的是电视中的学生,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呈现刺激材料。光盘资源中的教学活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丰富的刺激材料。教师应合理利用好光盘资源,分析知识呈现的方式和教具等刺激材料的使用目的和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必要时,教师也可以自备教具模仿光盘中的教学活动,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 "

5 提供学习指导。播放光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课堂教师传递教学内容。但电视中的师生和课堂中的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彼此间不能进行实质性的同步交流。因此电视中的教师并不能根据课堂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并提供学习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只要观看了视频就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教学、提供学习指导,如采取这些方式:电视中的教师提问——课堂中的学生回答——课堂中的教师讲解点评;电视中的教师进行游戏教学——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同步模仿;播放光盘——教师适时讲解。这样就实现了师生对话交流。在遇到教学的重点难点时,教师除了适当讲解外,还可以采取重复播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6 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由于电视中的教师无法对课堂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估,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因此提供反馈和评估作业这两个教学事件需要课堂中的教师自行组织完成。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学生观看视频的学习效果,用暂停播放和提问的方式及时获得反馈,以便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光盘资源来组织引出作业和促进保持和迁移这两个教学事件。

综上所述,在应用光盘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角色定位很重要。有些教学事件(如引起学生注意、呈现刺激材料等)可以用光盘播放来实现,这时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另一些教学事件(如提供学习指导、反馈和评估作业等)则需要教师来实现。在实际教学中,九大教学事件并非要逐一按顺序完成,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满足了某些教学事件的要求,那么这些教学阶段就可以不出现。

四 结束语

农远工程模式一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了光盘播放设备和优质的光盘教学资源,但其功能的发挥还依赖于教师。教学光盘中的视频案例对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对教师课堂教学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借鉴和应用光盘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自身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光盘的功效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光盘资源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脚手架。教师应从完全依赖光盘资源,到逐步模仿、部分依赖光盘资源,再发展到将优秀资源内化到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最终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2] 王陆,王晓芜,张敏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DVD模式的教学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

(1

1).

[3] 陈庆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

(1

2).

[4] 谢文斌.农远工程教学光盘模式应用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

(10).

[5] 郭绍青,李秀明.多媒体计算机资源在模式一环境下综合应用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

(4).

[6] 王艳丽,程云,赵呈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

(2).

[7][8] R. M.加涅等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老顽童爸爸
太阳系行星会——神州杯
心中乐园
我的好朋友——刘彦鹏
神秘的画
修路
路灯下的故事
小明智斗三神
难忘的植树节
学画画
记一次跳绳比赛
壁虎日记
第一次炒菜
春天的美景
从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论析职业规划指导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浅谈加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职院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管窥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浅谈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
论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思考
浅谈“学会做事”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析与探讨
论析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浅谈关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论析职教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师激励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谈谈《雷雨》中的周朴园
名剧《雷雨》重读
曲折引人的相认场面──《雷雨》(节选)教学札记
《雷雨》中生存的悲剧
《雷雨》学习目标
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试析《雷雨》的主题
《雷雨》(节选)的“发现”艺术
中年周朴园虔诚的感情世界──语文教学中《雷雨》人物周朴园感情世界的人文诠释
人性的生存悲剧──谈《雷雨》
《雷雨》中心意思
《雷雨》语言艺术微探
《雷雨》中的岔说
《雷雨》“窗”意象的文化解读
话剧艺术的瑰宝──简谈《雷雨》
《雷雨》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