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蔡元培美育思想初探

关于蔡元培美育思想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蔡元培美育思想初探

"

论文关键词:美育 美感教育 陶养 主体人格

论文摘要: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美育始终占据核心与关节点的重要位置。他的许多有创见性和可行性的美育思想对当下的高等教育仍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源起

“美育”概念的提出始于近代西方。随着美学学科的建立,“审美教育”问题最早由德国作家、哲学家席勒明确提出。在近代中国,美的教育提倡者,则以蔡先生为第一人。蔡先生是这样解释美育的:“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这说明,美育的实现是以美的对象为外部条件,以审美主体的感情为内在动力。美育的特点是以感情的激发、陶冶的方式打动人心,使人自觉地做出道德行为,而不同于论理、说教等。蔡元培把美育叫做“美感教育”正是抓住了美育的这个根本特征。他还十分看重审美教育的社会意义,把审美活动的教育作用提高到一个根本性的地位。他正是从这种积极的审美观点出发,才那样看重美育,认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甚至说要“美育救国”。在实施美育过程中,他始终把提倡美育和反对封建专制、批判宗教迷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陆续提出了“美育代宗教”、“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的思想。蔡先生美育思想的积极意义正在于他不把美育仅仅看成是书斋中的知识学习和人格修养,而是把它与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为反帝爱国的革命斗争发挥作用。

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蔡先生一生倡导美育,进行了美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大量探索。他的美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审美活动不同于科学活动,它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上的,并以审美对象自身的具体形象对审美主体的激发产生感染力量来打动人心。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冶的方式进行,与科学活动的理性思考与概念判断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养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蔡元培把美育叫做“美感教育”也正是基于这个根本特点。

其次,美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蔡元培针对当时社会不正当娱乐风气盛行的状况而提倡以审美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完善个体人格。他认为当时社会上盛行的不正当消遣和娱乐是极端有害的,可以妨碍健康、消磨意志,以致道德堕落。因此主张把人的精神寄托于审美中,涵养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心灵。他曾说:“所以吾人应急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大家看看文学书,唱唱诗歌,也可怡情悦性。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要好好涵养之,使活泼而得生趣。”这正触及到了审美教育的根本宗旨,通过美育塑造人的健全心灵,颐养超越精神。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再次,对于美育,蔡元培不仅从思想上积极宣传,从理论上反复阐释,而且还系统地提出了实施的方法,在美育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蔡先生把美育实施的全部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创造美的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环境美以及审美设施的建设。美的根本标准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即在美的形式中能充分体现出理性精神,寄托着人生理想,才足以实现美育的崇高目的。徒具美的形式,而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他是不提倡的。形式粗劣、趣味低下,他是坚决摒弃的。因此,在美育的实施中,他特别重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文学艺术的创造和与人民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环境的美化,认为这才是实施美育的中心,普及社会美育的关键。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高审美能力而要进行美学知识、理论的普及教育,为此就要创办学校和学术团体,培养艺术创作人才和普及美育的人才。由此观之,蔡元培对于美育的实施方案在我国美育发展的早期是较为详尽的,不仅内容上涵盖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三大领域,主张综合利用一切美的对象实施教育,而且贯穿了个体生命的整个生活历程,大大拓展了个体的美感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1]聂振斌.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3]蔡元培.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4]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苏轼的赤壁
说不尽的乔丹
金钱是万能的?
正确对待金钱
我爱钱
我喜欢三毛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钱,昨天——今天——明天
忠与义的交织——走进宋江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
读书的理由
中学生压岁钱消费情况调查报
房地产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算)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
住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植物的风水效应
喷涂施工的操作技巧
工地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我国建筑形式演变与发展趋势
毛坯房室内细部验收细则
观平遥古城有感
新西兰地震表明规定建筑寿命很荒唐
如何加快3dsmax的渲染速度
浅谈异形柱框轻结构住宅的应用
风水学与城市规划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师语录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