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如何命制数学试卷

浅析如何命制数学试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5

浅析如何命制数学试卷

"

论文关键词:数学试卷;设计原则;技巧

论文摘要:数学试题的设计是一项理论性与技术性很强且又十分辛苦的工作。本文着重讨论数学试题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技巧,按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三种题型,分别简要讨论试题设计的方法与技术问题。

数学试题的设计是一项理论性与技术性很强且又十分辛苦的工作。这里着重讨论数学试题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技巧,下面按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三种题型,分别简要讨论试题设计的方法与技术问题(限于篇幅,不再例举具体实例)。

一、选择题的设计

设计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考查能力的目标明确、具体、集中,取材恰当、合理、有针对性,精心编制题干与备选项。

2、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宜侧重一个方面。当侧重知识时,技能应淡化一些;当侧重技能时,知识的要求不宜加难加深。在数学能力的考查中,作为选择题题组,侧重技能考查的试题应该多一些,侧重知识考查的试题可以少一些,还可设置若干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

3、题干和备选项的关系。为保证试题的完整性和紧凑性,必须精心安排好题干和备选项的分割和连接,分割要恰当,关联词要准确明白,使整题读起来通顺流畅;其次,错误选项的设置,宜围绕考生可能出现的失误情况,提取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进行编制。正确项与诱误项之间,形式上应尽量协调,力求使之具备同类性(即类型相同或相近)或匀称性(即彼此相称,防止长短悬殊太大),如有可能,还要使正确选项多点隐蔽的色彩,诱误选项多些迷惑的形态。

4、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统与创新必须兼顾,两方面的试题各占多少比例才算合适?这得视考试的目标和考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就高考数学考试而论,顾及到解答题的难度比较大,应给考生提供较多的答题时间,在选择题中,传统性与创新性试题题量的比例控制在2:1左右,比较恰当。

二、填空题的设计

填空题由于缺乏备选项的参照,试题提供的信息没有选择题那样丰富,解答起来难度往往略高于选择题。与解答题比较,由于题目考查的内容相对集中,容量较小,且由题设到所求的跨度一般说来要小得多,故其难度略低于解答题。填空题位于选择题与解答题之间,有一定的过渡作用。各题之间,其难度要求也宜有所差别,这些因素,都要求对填空题的难度调控。应十分用心和仔细,认真斟酌确定。

调控填空题难度的一般方法主要是:改变题设或提问方式;变动参数;换个说法,等等。

三、解答题的设计

1、选材与立意:选材是根据一定的考查目的(立意)和中心进行的,立意与选材两者之间,往往交织在一起。不管谁先谁后,实际上两者都必须一起考虑,互相兼顾,经过反复多次的修剪,才能趋于目标一致。进入构题的阶段,将较为朦胧的想法具体化和明朗化。

题材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由某些概念、性质或简单的基本问题出发(它们多数来源于教科书或相关资料),将它们与初步确定的考查要求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将有关的知识点和基本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有机组合,逐步形成综合模式的解答题。由于立足于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因此往往选取出的题材或多或少,总是带有综合的色彩。采用这类方法取材时,应有中心,渐次扩张和蔓延,尽力避免生硬拼凑的做法,防止把风马牛不相及的素材无机地堆砌在一起。 "

第二类,从数学研究中选取适当的素材:或从比较高的观点出发,物色问题;也可以从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寻找素材和问题。通常说来,用这类方法选取得到的问题和素材,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深刻,内容也较为丰富复杂,其形式要么十分抽象,要么过于具体,枝节横生,因而它们不能直接入卷作为考题,但可以作为基础,将其化解分拆,变抽象为具体,将具体而又枝节横生者加以修剪、删繁就简。作有科学根据的概括、省略和近似处理,直至把它们变成符合构题条件的材料,用这类方法获得的题材进行命题。往往是形式新颖、考查功能良好、深刻的好试题。

简略地说,这两类选材方法是两种不同思路的反映,第一类方法所用的思路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第二类方法所用的思路是:由高到低,由繁到简。由浅到深,尽管思路不同,出发点也不同,然而却殊途同归,为的只有一个中心,实现数学能力考查。

单题的立意要鲜明,立意包含立足点和考查意向两个方面,立足点也就是试题的中心,考查意向也即考查目的,考查目标。一道试题,既可用知识内容立意。也可用能力要求立意,还可用问题和情境立意,当考试的试题是以知识考查为主线时,多数试题将以知识内容立意。若试卷是以数学能力考查为主线时,多数试题则应以能力要求立意。而一些综合性比较强和实,际应用型的试题,则宜以问题和情境立意。

采取上述的取材和立意的方法,既可使单题的设计顺利进行,保证试题中心突出,防止散乱或堆砌的毛病,又可使整卷的搭配和调整易于操作,减少来回折腾,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搭架与构题。设计试题的框架结构时。应以所选的题材为依据,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架式。例如。题材是证明线面垂直和求棱锥体积,这时便要确定一个适当的几何体,来承托这些题材,把题材分置到适当的位置上。使之能够有效地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建立试题的框架结构时,应注意主干硬朗、层次分明、清楚,有了架构,再形成题坯,把题设和提问写出。不必忙于文字处理,只须写出要点,提问可以分步设问。也可一步到位只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要把基本解案和各种可能出现的解答方法一一列出,以便比较。作为试题模坯。应力求留有余地,使之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也即题设条件要便于增加或减少,提问有多种角度可供调换。试题的难度容易调节。这样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骤的加工和调整。

在构建题坯这一环节中,往往伴随着题材的修剪和重组。这时应注意不迷失方向,不要脱离原先的立意,否则会喧宾夺主,前功尽弃。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无异于重新开始,这是在不得已时才要面对的,应尽量避免。

3、加工与调整:有了初步成形的试题(题坯)之后,接着的工作是深加工和细琢磨。这是单题编制的中期调整阶段,必须十分认真,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得顾及。包括试题的陈述和答案的编写,评分标准的制定,都得在这一步骤中完成。

试题的加工和调整,首先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适标性,其次是精心调节难度,试题的难度调节。必须以整卷的难度分布为依据,常用的调节方法有:

改变提问方式:例如,把证明题改变为探索题。将结论隐蔽起来,可提高难度;增加中间的设问,把单问改变为分步设问,无异于给出提示,可降低难度;又如。改变提问的角度,往往也会改变试题的难度。

改变题设条件:例如,适当增删已知条件。隐蔽条件明朗化,明显条件隐蔽化,直接条件间接化。间接条件直接化,抽象条件具体化,具体条件抽象化,乃至条件参数的变更,等等,都可使试题的难度发生变化。

改变综合程度:例如,增减知识点的组合;调整钥匙方法的结构;变换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广度或者深度;等等,也都会使试题的难度有所变化。

此外,为了提高试题的质量,在加工和调整这个步骤中,还应注意加强试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安排好难点和陷阱的分布。

审查与复核:经过精细加工的试题。往往已经不是孤立的单个试题了,而是一组姐妹题,即围绕一个中心问题,难度层次不同,形态相近而又有所差别的若干个试题,以供整卷搭配。对这样的一组题目,必须反复审核,细加推敲,严防疏漏和失误,尤其是要杜绝科学性的失误。

4、编制公平的评分标准。对解答题的解法,应优先考虑绝大部分考生所可能使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各种等价解法难度的平衡,并鼓励有所创见的解法,各分数段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分数给在关键步骤,层次分明。尽量使之对不同形式的解都便于评阅。分数的间隔不宜过大,以2-3分为宜,以便控制评分误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故乡的雪
续写小?z影师
鹦鹉
萝神鼓
《沙滩惊奇》观后感
聪明泉
第一次演讲
家乡的美景
我的家
洗碗
续写坐井观天
一次难忘的升旗仪式
乌鸦和狐狸
吹泡泡
浅析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
浅谈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树立 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
试论“心结”鞭策我前行
省地方文献的组织
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民族地方文献搜藏 积极为研究史志服务
做好地方和民族文献参考咨询工作
浅谈如何提高财会课程的课堂参与度
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
对民族地方文献收集的几点看法
关于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分析(1)论文
我们怎样收集我省少数民族文献
书香园中的一枝奇葩——记“民族文献专库”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试论国际法的强制性(1)论文
《一次成功的实验》词语
《掌声》教学设计9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建议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同步练习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赏析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2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9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掌声》快乐练习:同步学学做做
《掌声》教学设计8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1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