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干旱现况与预防策略

干旱现况与预防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干旱现况与预防策略

干旱现况与预防策略 干旱现况与预防策略 干旱现况与预防策略

干旱风险区划分

干旱是隆德县发生次数多,影响面积广,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依据隆德县气象资料,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干旱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大小,干旱风险划分为2个区域(见图

1)。干旱中风险区:包括观庄、好水西北部、杨河西北部、张程西北部、联财、神林中西部。干旱低风险区:包括隆德县大部,分布在全县中东部地区。

干旱的危害

干旱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业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群众陷于贫困之中。干旱的间接危害是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2)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气候暖干化造成库坝、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4)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干旱灾害综合监测能力不强。隆德县气象干旱观测系统存在观测项目、观测精度和观测时空密度等不足。气象干旱观测站点布局不合理,在广大农村、部分灾害多发区存在着气象观测的空白区,无法及时监测捕捉局地灾害性天气;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缺乏有针对性的城市气象环境和大气成分观测,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提高;农业气象干旱监测、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典型生态系统和特色农业气象观测也未深入开展。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

(2)气象干旱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高。目前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不高,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突发性的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偏弱,旱涝趋势的短期气候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不够畅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发布渠道和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3)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服务能力不足。隆德县尚未全面开展气候资源普查、综合分析和承载力评估以及精细气候区划工作;人工影响天气的探测、科学作业和效果检验评估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细的、完善的干旱、暴雨、冰雹、雷电、低温冻害、寒潮、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对城乡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尚未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措施不完善、标准偏低,农村基础设施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弱。

(5)全社会干旱灾害防御资源缺乏合力。部门间合作和信息共享不充分,联动机制不完善,防灾体系不完备;气象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灾害防御法规、标准滞后;公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欠缺,自觉主动防御灾害的能力不强等。气象部门需要与各级政府、部门、学校、乡镇、社区等建立更加密切的联动机制。

防御对策

为保障发生中等干旱时,城乡生活、工业生产用水有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遭受大的影响;发生严重干旱时,城乡生活用水基本有保障,工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生特大干旱时,县城应急抗旱工程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目标,防御工作必须多管齐下:

(1)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2)挖掘、改建人畜饮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3)完善渠系配套水利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

(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镇压提墒,抢墒播种;

(6)充分利用旱育稀植、薄膜覆盖、节水灌溉、保水剂或抗旱剂等一些有效的农业技术方法;

(7)建设抗旱气象人工增雨保障工程,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实施高炮、火箭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8)扩大秋粮、经济作物和耐旱作物种植面积;

(9)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汛期雨洪资源,提前关闸蓄水,扩大库、井灌面积,以水补旱;

(10)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实现以副补农。

发展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县气象干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气象局、发改局、财政局、水务局、应急办、民政局、农牧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一协调和组织本县的干旱灾害防御工作,统一决策实施干旱防灾减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主题,把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防御措施作为一个基础性工作来抓,为加强气象干旱灾害防御组织领导夯实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2)纳入发展规划。结合目前隆德县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经济日渐繁荣、城市化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的现状,在编制隆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总体规划时,要将抗旱减灾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编制中,充分体现抗旱减灾的作用和地位,促进隆德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3)强化法规建设。健全抗旱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履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依法管理涉及抗旱减灾领域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干旱灾害防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4)健全投入机制。稳定的经费投入是开展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紧密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切实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力度,并纳入县政府的财政预算,使气象灾害防御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募集,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使各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有效性。

(5)依托科技创新。加强抗旱减灾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组织相关科研技术人员,研究、推广气象灾害防御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在全县实施旱情信息管理系统,使监测覆盖全县各乡镇,形成监测、预报、评价、管理、服务体系,做到灾情发现及时,信息传递快捷,应急迅速到位,灾情损失最低。

(6)促进合作联动。各部门、各乡镇应加强合作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与院校间的合作,积极培养人才,挖掘社会潜在资源,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和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气象科技队伍,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7)提高防灾意识。要加强领导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宣传,组织开展有声势、有深度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创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要牢牢抓住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手机等各种载体,加强对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知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特别是对广大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灾害防御意识和正确使用气象干旱信息及自救互救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考18名以后
自我介绍
我与轮滑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漫画书
小皮皮
恐龙时代
未来的学校
春、夏、秋、冬的精灵
未来的学校
我们的校园
我喜欢做的事
20年后的母校
蝴蝶花
放学第一次自己回家
即将来到的期中考试
探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理念、原则及制度(1)论文
小议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
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
探析《洪堡的礼物》中典型的犹太文学主题
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其启示
对现在版画的忧虑
浅谈舞蹈《城市变奏》的后现代性
论侵犯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责任制度(1)论文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影响(1)论文
中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调控(1)论文
浅析承德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
政府干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度经济学思考(1)论文
探讨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性趣味的成因
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及其效率价值(1)论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2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1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3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称赞》教学实录5
《称赞》教学实录1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1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2
《称赞》教学实录4
《称赞》教学实录3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2
《称赞》教学实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