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环境监测现况和问题
环境监测现况和问题 环境监测现况和问题 环境监测现况和问题 文章来源
1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1.2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建立环境保护部和各省(区、市)及部分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质量报告,以满足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知情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从2002年开始发布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与预报。环境保护部自2009年7月份起对全国主要水系100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八项指标(水温、pH、浊度、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有机碳)的监测结果进行网上实时发布。2010年11月,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投入运行。环境保护部定期发布重点流域、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加大了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的力度。
2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后,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立下法律法规,但是,环境保护重要环节——环境监测,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规范。俗话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环境监测没有明确规范使得其性质、地位和作用有些模棱两可,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2.2管理模式老套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仍沿用旧的分块管理模式,很容易致使某些地方政府施行“保护伞”,在反映环境质量和环保业绩考核时,维护地方利益,从而影响环境监测体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分配监测任务和工作上也是“一把尺子”“统一布置”,使得环境监测人员难以根据各大自然区域差异和污染的轻重,有主有次的进行监测,影响了监测质量。2.3财力资源不足长效、稳定的财政支持是我国环境监测的坚强后盾。为了保障我国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足够的资金供给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国环境监测管理模式有些陈旧,在引进仪器装备时某些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使得部分仪器不能各尽其用,造成了资金不必要的浪费,也给各级政府的财政添加了压力。加上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在环境监测方面投放的资金不会特别充裕,也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科学研究。阻碍了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取的更大的进步。
2.4监测技术体系有待提高监测技术体系可以说是是监测工作的核心部分。我国监测工作的发展关键在于监测技术体系。通过考察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体系,我国制定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监测技术体系。由于初步阶段,检测技术体系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其中特别令人看好的网络监测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结构还不够巩固,运行机制、监测能力还不够与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相适应。要我国监测工作更有效,提高监测技术体系很重要。
3应对策略
3.1改革管理模式旧的管理模式很难和现在监测工作的发展相适应,要积极推进管理模式改革。各大区域设立区域环境监测中心,对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全面监测按落实环境质量地方负责制。环境监测站按地域分布,做到有重有轻,任务根据环境严峻程度分配,做到有主有次。
3.2完善监测技术体系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测技术体系,但还有一些漏洞。环境监测网络也需要完善,对环境各要素如空气、水、土壤、生物等进行网络监测;对国家、省、市、县四级进行网络管理;对数据报告、信息传输和在线监控网络系统等信息进行网络监测。向海峡西岸先进的环境预警体系靠近。
3.3提高监测人员素质要加强对监测人员素质的重视,并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制定环境监测专业培训计划,围绕能力建设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开展监测技术培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努力培育出学术顶尖人物和拥有过硬专业知识、技术的人才队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注意及时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定期选拔技术骨干赴国外进修;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国监测工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方特欢乐世界一日游
- 我爱祖国
- 我对摩尔庄园的感受
- 家乡美
- 我小时候的糗事
- 学打羽毛球
- 外婆家的后院
- 美丽的菊花
- 我是一个小书迷
- 这是谁的家
- 北京欢乐谷一日游
- 歌颂祖国母亲
- 精彩的比赛
- 欢笑声中的野炊
- 校园一角
- 简论机电类高职物理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
- 关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衔接问题的探讨
- 浅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 试论高职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新构建
- 关于我院网络专业“工学交替”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素质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法研究
- 关于英语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教学
-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营销推广形式及实现研究
- 试析数学实验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推广
- 浅议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
- 简析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步骤
-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 关于高职机电类学生电工实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
- 《兰亭集序》字词解释
-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及发散点拨
- 《兰亭集序》课外延伸
-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 《兰亭集序》难解句子
-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 《兰亭集序》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 《兰亭集序》词语古今异义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特殊句式
- 《兰亭集序》中心意思
- 《兰亭集序》课文分析
-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
- 有感于《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迁移赏读与检测